8116家京企在津投资 发展向好超六成
8116家京企在津投资 发展向好超六成
本报记者 丰家卫 天津日报记者 张璐
日前,记者从天津市统计局了解到,《北京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自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三年多来,天津市初步形成了以滨海新区、武清区、宝坻区为重点,各区有力支撑的产业承接新格局。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北京来津经营(或在津投资)企业8116家,呈现区域聚集化、行业高端化特征,对区域经济引领带动和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围绕京津两地产业布局,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高水平建设,武清“通武廊”深入推进,三区主动承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取得实效,成为北京资源疏解的主要承载地。
报告显示,在8116家企业中,滨海新区(含自贸区)3255家,占40.1%;武清区2607家,占32.1%;宝坻区280家,占3.5%;三地合计6142家,占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的75.7%。
其中,“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共186家,滨海新区(含自贸区)79家,占42.5%;武清区43家,占23.1%;宝坻区11家,占5.9%;三地合计133家,占71.5%。
“四上”企业数量不多,但贡献突出。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北京来津(或在津投资)“四上”企业数占全部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的2.3%。2017年,“四上”企业营业收入合计421.47亿元,占全部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的86.9%;营业税金及附加0.32亿元,占32%;从业人员8145人,占13.5%,以较少的企业数量贡献了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税收,提供了较多就业岗位。
通过对186家“四上”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的调查问卷汇总分析,近三年来企业多因滨海新区、武清区等税收优惠政策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疏解过来,发展较好或向好的超过六成。
其中,“发展非常好”的占12.5%,“处于上升期”的占48.9%,“一般”的占34.1%,“走下坡路”的仅占4.5%,没有亏损企业。
通过对调查问卷汇总分析,企业对天津市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较高,八成以上都是较好及以上的评价,没有不好的评价。
在滨海新区、武清区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企业家普遍认为各区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友好,日常接触较多的管委会和政府部门人员不仅服务热情,而且专业化素质高,能够给予企业较大的帮助。
马上就访
接得住、融得入还要发展好
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工程师 赵绘存
从调研数据看落户京企的发展特征,进一步推动京津双城联动深度发展,天津还有提升的空间。
具体来讲,一是进一步优化对北京资源的承载能力。提升天津整体的经济、产业承载能级,不仅要在企业、平台、科研机构等硬环境设施上有所突破,还要在政府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政策等软环境方面实现突破,这是主动承接、参与、支撑京津资源协同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资源“接得住”。二是进一步提升京津资源精准衔接能力。在共性资源上做文章,推动相似资源在特定区域的集群化发展;在个性资源上做文章,注重京津互补发展、特色鲜明,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和资源现状,只有这样,引进来的资源或是企业才能“融得入”。三是进一步拓展赴津资源生存发展能力。立足区域内资源链条的重构与发展,打造无缝对接的商事环境,让来津企业感受到京津发展“零距离”,让企业不光感受到发展空间的放大,更确确实实体会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实现“发展好”。
制表/焦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