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公厕垃圾站建筑大师来设计(2)
作为建筑设计师,冼剑雄对市政设施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市政设施容易设计过度。其实,简洁大气、易于维护就好。比如说,人行道边的栏杆,不需要过多的雕花、装饰。国外的这些设施都做得简洁而有品质。但简洁并不等于简单,其材质、构造、比例等都需要仔细地推敲。”
部门声音
把厌恶性设施变得可读可赏
身边项目还要创客做街坊做
2017年,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广州列入其中。住建部要求试点城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广州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提高城市设计水平”的工作目标。 “身边项目大师做”项目组织方、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林隽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国规委秉持“敢为人先,岭南特色”的原则,持续开展提升城市品质的探索实践工作,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着眼微观,关注市民需求,着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林隽表示,之所以请著名建筑大师设计街坊身边的项目,就是希望以知名设计师的作品激发社会对精细化、品质化空间的关注,探索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新路径。2017年,市国规委开展了包括码头系列、珠江新城二层连廊和赤岗加压站在内的三个系列的前期示范项目。 2018年,规划部门进一步推动全市各区单位和大型国企参与项目征集,关注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面向全市31个政府部门、大型国企共征集57个选点,涵盖学校、变电站、垃圾站、公厕、骑楼建筑等空间类型。经过现场实地调研,与业主按照公益性、近两年内可实施建成、位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场所、位于城市景观敏感地段等特殊区位等几大标准,最终确定了6个身边项目作为试点。 林隽直言:“以往的不少设计仅以满足功能为标准,忽略了大量市政设施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力。我们希望通过邀请有责任感的建筑、规划、景观、艺术等领域的知名设计师,引导承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方以及市民参与方案设计、审查、实施等各个阶段,提升市政设施的环境品质。”为此,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的城市设计促进小组作为总协调团队,推进设计落地实施,实现共同缔造。未来,还将陆续面向社会各界和普通市民开展各类活动,让公众来品评、体验大师的设计成果。 著名建筑设计师有什么“点金之术”?林隽告诉记者,6个试点项目主要体现了三个理念的转变。 首先就是从“城市重大设施”到“贴近市民生活的身边项目”的转变。通过大师们的广泛参与,从对城市大型设施的关注转变到更加注重中小尺度的精品营造,通过对贴近街坊生活的身边项目进行微更新、微设计,实现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体现城市设计的人文关怀。
其次,从“厌恶性设施”到“可读可赏的城市景观”的转变。规划部门希望通过“身边项目大师做”转变城市厌恶性设施的传统形象,以公厕、垃圾收集点、变电站等设施的更新建设为契机,通过大师之手重塑其形象,将其转变为可读可赏的城市景观。
其三,从“剩余消极空间”到“活力积极场所”的转变。希望充分挖掘垃圾收集点等城市剩余空间的潜力,通过景观改造、功能置换、文化置入等形式,将消极的城市空间转变成活力积极的场所,丰富城市内涵。 规划部门表示,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公众参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平台,未来还计划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主题,开展更多身边项目全民设计活动,不仅有“身边项目大师做”,还有“身边项目创客做”“身边项目街坊做”等多个系列,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动广州城市建设“出新出彩”。
专家点评
下针行线前心中要有花
一针一线“绣”出好作品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博士,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多年从事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对广州近年来精细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印象深刻。他表示,广州“一针一线绣花”,下了很多功夫。永庆坊、恩宁路等作品证明,在老城区不搞大拆大建,通过微改造的方式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新城区,通过将规划编制、建设实施和审批、使用管理三方面结合起来,也能做出很多好的作品。
潘安认为,“身边项目大师做”项目的开展体现了管理部门对城市品质和市民品位的关注,带动了整个城市的设计水平和品质化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项目从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开始做起,从小地方看出大世界。但也正是因为项目的对象小,且设计的意义蕴藏在作品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市民忽略掉。因此,需要提高市民对项目的关注,让大家都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让这一项目具有真正的意义。
在潘安看来,提高项目关注度、更好地推进项目进行,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需要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让市民了解到大师的初心和创意,知道大师为什么这样做、作品中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生动的解读让市民更好地理解作品。此外,市民对大师作品的评价也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作品的好坏,市民喜不喜欢最为关键。而且,市民的评价和热议也是一种推广,不仅能推动大师对作品的完善,还可以激发大师的创作激情。
近年来,广州城市规划建设一直强调品质化、精细化,用“绣花”功夫留下城市记忆。潘安认为,绣花功夫要扎扎实实做到三点。首先,下针行线前心中要有花,每一针一线都要非常清楚,对最终要形成什么样的作品心中有数。其次,每一针一线都应该是朴实无华的。不需要这一针大放异彩,而是要保证这一针能恰如其分。比如永庆坊,就是通过恰到好处地一针一线慢工出细活“绣”出来的。最后,需要下功夫慢慢地、仔细地琢磨,做好每一针。只有这三者结合,才能做出足够精致的作品。
潘安认为,目前,广州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一些主要的街道已经经过了两三次的翻新改造,不太适合再大规模地去做;反而一些小街小巷是市民每天活动的地方,对这些街道的翻新和设计提升也很重要。此外,在微改造过程中,设计规划部门要了解原住民真正的需求,获得他们的认可,并与周边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激发老城市的新活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王楚涵 通讯员穗国规宣 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专题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新颖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