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脚下 贫困山区合唱团的女人们
恒山脚下,贫困山区合唱团的女人们
▲1月3日,在山西省浑源县荆庄村,浑源县贫困山区合唱团在表演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 本报记者詹彦摄
本报记者孙亮全、詹彦、曹阳
“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心灵的窗户哪怕溜进一丝光,也会落地生根。
在北岳恒山脚下,有一群贫困农村的女人,她们用夹杂着方言的歌声,挥舞着为家和孩子操劳了半辈子的双手,怯弱但坚定地站在了乡间村口的舞台上,唱起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唤醒了埋在心底的渴望,也唱出了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追寻。
“这样的日子让我高兴,老了,活得开心就行”
三九隆冬,晋北严寒。
在一天中最暖和的下午两点半,58岁的温玉琴和她的姐妹们在山西省浑源县荆庄村的广场舞台上一亮相,村民们呼啦一下全拥到了台前。
浑源县贫困山区合唱团开始了在恒山脚下这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演出。《红梅赞》大合唱、舞台剧《大丰收》《蒸莜面》……节目一个接一个。
在村民们的叫好和起哄声中,温玉琴深深地迷恋上了这种感觉,哪怕在零下好几摄氏度的室外,她觉得浑身上下都是热量。
从2018年夏天起,温玉琴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她在周一到周五的每个下午,都会到4公里外的县城文化活动中心,在这里练习舞蹈,学习合唱,与一帮姐妹聊天说笑。
在这里,有个贫困山区合唱团。这个由作曲家甘霖号召成立的浑源县贫困山区合唱团,从2017年7月开始组建,到现在已经有近200名成员,包括县城本部两个合唱团和浑源县最西边村子西坊城的一个分团。
温玉琴就在这个组织中和一帮姐妹们活动。她们中间,最小的24岁,最大的72岁,来自农村的占了大半。
“开始也不大敢来,咱一个农村妇女,怕人笑话。”温玉琴说。但架不住合唱团里她一个同学的劝,也确实是不想在家闲待着,就来了。
温玉琴本是永安镇张庄村人,32岁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把女儿拉扯成人。6年前,女儿出嫁后一年,温玉琴经人介绍,嫁给了许村的文兴仕。靠着家里的4亩地和能干的老头,2015年,温玉琴家脱了贫。
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上游的浑源,历史悠久,始置于西汉,定名于唐,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而得名。境内有恒山、悬空寺等著名景点。
但浑源县地处恒山山脉,山区占了浑源辖区一半的面积,平地仅有17%,靠天收的农业,祖辈至今没有发生过变化。
2012年,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浑源县,成了山西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14年,36万人的浑源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49个,贫困人口5.6万人,贫困发生率19%。
温玉琴在2012年成了贫困户,吃了3年低保之后,终于脱了贫。雁门关外的晋北,无霜期短。“浑源的地好种,清明节后忙活十来天,种上玉米,中秋节前再忙活一周多,收完庄稼后,一冬天啥事也没有。”
住在村里,冬天没啥事的老百姓,每天除了串门,就是看电视,要不就是打麻将。
“寡妇女人到别人家也没意思。”在张庄村生活时,温玉琴不爱跟邻居们凑,嫁到许村后,温玉琴又没了熟人。
年轻时哭得多,把眼睛哭出毛病的温玉琴,每天来这里唱唱跳跳,现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许多。
“58岁的我,比50岁的我,看起来还年轻!所有人都这样说。”
温玉琴说,现在的日子,让她高兴。“老了,活得开心就好。”
60岁了,我还有价值,该为自己活了
60岁的李金娥来自王千庄村,每天骑20分钟电动车来回的她,也雷打不动参加贫困山区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
李金娥也是2015年脱贫的农户,她说话声音很低、很慢,但不慌不忙。
李金娥家有三个儿子,曾因婚致贫。2015年二儿子邢源结婚时,连房子带彩礼,花了三四十万元,这些钱,大多数都是借的。“到现在也没还上,每年还一些,儿子还房贷,老两口还三四万外债。”李金娥说。
“我们停不下来。”李金娥62岁的老伴邢二喜常年在外面打工。天不冷的时候在内蒙古的建筑工地上干,天冷工地停工后,他就去河北的一些车库、停车场当保安。
王千庄有跳广场舞的队伍,也有一支村里的“乐队”,爱好的村民们常凑在一起,唱唱跳跳。
“我不能去,夏天房屋后面的菜地,产出着全家人吃的蔬菜。冬天还得给儿子们带孙子,好让他们出去挣钱。”李金娥说,别的村民有的串门子,有的打麻将,她就把炉火烧得旺旺的,让别人到她家里,纳着鞋底,听别人说家长里短。
“老大的孩子看大了,老二的孩子也看到上幼儿园了,老三当兵去了,我也60岁了。”李金娥说,活了一多半,都是为了家和孩子,不是为自己活,也顾不上想自己咋活。
这个冬天,闲下来的李金娥终于能去寻找属于她自己的快乐。在合唱团,李金娥认识了许多姐妹,长了很多见识,心里感觉很放松。
“合唱团是个草根团体,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在县城排练的场地是县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教舞蹈和音乐的老师是义务的,下乡演出就借文化局的演出车或自己想办法,合唱团成员也都是义务演出。”浑源县贫困山区合唱团团长程天佑说。
但是群众有旺盛的热情,这个草根合唱团发展迅速,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发展到近200名成员,除了去省市、景区、在县城各种活动上表演,他们还去过五六十个农村演出。
“60岁了,我还有价值,是不是也该为自己活一回呢?”站在台上的李金娥问自己。
李金娥觉得现在的生活越过越好,孩子们也都勤快、肯干,虽然还有一些外债,但她并不发愁。
“还有比我们更困难的,有病的、有残疾的,虽然辛苦,但是我们健康,钱都花在刀刃上,孙子也看大了,社会也好了,吃喝不愁,还能追求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觉得挺幸福。”李金娥说,钱不需要多少,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80多年,我只跳过两回舞,都是共产党给的”
前几天,程天佑带着浑源县贫困山区合唱团的艺术总监于慧敏和音乐老师康慧玲来到浑源县最东边的一个村——山阴山村,给这里的20多个妇女教了几首歌的合唱。唱罢,这些农村女人们吵嚷着要求加入合唱团。
其中年纪最大的靖翠花已经82岁了,老太太身体好,耳聪目明。一辈子没说过普通话的老人,看着《走向复兴》的曲谱,认认真真一句句学着唱。
“字有认得的,有的认不得就问他们。”靖翠花十来岁时曾上过四年小学。那时刚解放,没黑板也没纸,在娘家村里的土窑洞中,老师用石板教,她用铅笔在卡片上写。
“我爱跳舞,那时候就跳舞。”但是读了几年书,嫁人后的靖翠花再没有跳过舞,直到上个月。而这一过就是近70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