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男女之间 > 正文

低头看着我是怎么玩你的小说 将春药推进闺蜜下面

时间:2023-05-22 05:00 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

“张培申老贼,怕是不会死心。”

  “他不死心也没用,陛下乾纲独断,这件事情只能顺势而为,不可逆流而上。张培申如果不知道进退,这一回定要让他尝一尝诏狱的滋味。”

  “三殿下若是真聪明,就不该去求情。”

  “你们怎么确定三殿下是去求情?万一是别的事情呢。”

  “眼下除了封爵就藩一事,还有什么值得三殿下费心费力?一个小子,还不到弱冠之年,别想得太厉害。上次张皇后一事,算他误打误撞,这一回他只能束手就擒。”

  “我倒是认为三殿下不是去求情,或许他就是顺势而为,只要他稍微主动一点,表示出不反抗就藩,陛下也会对他客气一二,给予些许好处。”

  “你的意思是三殿下会主动就藩,怎么可能。他不是傻子,他很清楚就藩的下场。所有皇子拼死拼活都想留在京城,本官就不相信三殿下他会例外。”

  结果……

  真的就出现了例外。

  皇宫就是个筛子,什么消息都藏不住,迟早会透露出去。

  确切的消息从建章宫流出去,三皇子刘珩竟然不是求情,而是主动请旨就藩,百官惊叹不已。

  叹息者有之。

  嘲笑者有之。

  冷漠者有之。

  佩服者有之。

  有人说三皇子傻,离开了京城就意味着任人宰割。留在京城,好歹能结交一二朝廷人脉,关键时刻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留在京城,能时常在皇帝跟前刷脸刷存在感刷好感度,多多表现自己,翻盘未必不能。

  有人说三皇子以退为进,看似冒险实则高明。眼下的京城,对于三皇子来说就是个烤炉,人都快要被烤死了,哪里有机会刷脸刷好感度。不如暂且离去,积蓄力量,以待将来。

  有人说三皇子断尾求生,实属不得已。既不高明,也称不上愚蠢。不过情势所逼,不得已为之。他只是做了一个理智的决定。

  还有人说,三皇子一旦离开京城,张皇后危矣,张家危矣。薛氏一党迟早会赶尽杀绝。

  又有人说,三皇子的离开,才是张皇后和张家求生的砝码。

  众说纷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每个人自有一番自认为高明的见识。

  事件当事人三皇子刘珩不急不躁,关起大门谁也不见,显然是要避开风头。

  元康帝也不表态,任由朝臣们猜测。

  他去后宫歇息,薛贵妃本想趁机推波助澜,让刘珩就藩一事早日成真。却不料,元康帝罕见地警告了她。

  “皇子就藩,事关祖宗法度,你无需过问。此事朕自有主张。”

  薛贵妃:“……”

  她有些不爽。

  以前有张皇后衬托,元康帝对她多有容忍,偶尔她参与政事议论,元康帝绝不会呵斥甚至会和她一起讨论。

  如今,没有了跋扈的张皇后衬托,不用去考虑如何制衡打压张皇后,元康帝一改之前的态度,对她严厉了些许。

  仅仅只是一点点小变化,已经让薛贵妃紧张起来。

  她担心,长此以往,她会不会也沦落到张皇后的地步?

  果真需要衬托,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

  如今,在后宫她是名副其实一人独大,无人能制。莫非就因为这个因素,元康帝对她起了防备之心?

  先是防备,接着是不是就生出了厌恶之心?

  薛贵妃都不敢深想下去,她怕自己想太多忧思过甚,又怕自己想太少害人害己。

  帝王心思难测,昔日情分究竟好剩下多少?

  或许,在元康帝心目中她就是一个工具人,用来对付张皇后的利器。

  如今,张皇后被夺金印,三皇子即将被赶出京城,她这个工具人貌似也没了用处。

  一时间,她忧心忡忡,还不敢表露出分毫。

  只盼望一切都是她想多了。

  ……

  元康帝是要面子的人。

  赐爵就藩一事,张皇后母子已经主动做出让步,只要武清县做封地,别的什么要求都没提。他也不能表现得太刻薄。

  明君,自然要大度包容,要海纳百川。

  刘珩只要不造反,他还是会惦记着那少许的父子之情。

  他问方内监,“你认为三皇子是真心还是假意?”

  “老奴不知。”

  这种事情方内监岂敢说话,谁都不知道将来元康帝会不会后悔。

  万一后悔,万一秋后算账,万一翻旧账……

  所以,闭嘴就好,千万别乱说话。

  元康帝也没指望方内监给出意见。

  他自顾自地说道:“一个武清县,中等县,靠着双河镇码头才能年年完成赋税。山多地少,物资匮乏,土地贫瘠,将此县作为皇子封地,未免太过刻薄些,估摸着旨意一下朝臣又该编排朕的闲话,悄声说朕为人刻薄寡恩。哼!”

  “陛下息怒!”

  “朕没有生气。老三知进退,是个不错的孩子。可惜……”

  可惜什么?

  自然是可惜刘珩是张皇后生的。如果刘珩是别的嫔妃所生,元康帝设想着,他一定会给刘珩更多历练的机会,让他崭露头角,说不定会成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但,既然投生在张皇后的肚子里,再优秀他也只能打压。

  他盯着舆图,提笔一划,“武清县隔壁的凤仪县,同样是中等县,土地更加肥沃。拟旨,赐三皇子刘珩为定王,将武清县并凤仪县作为封地赏给他。令他春节过后出京就藩,待到叶慈及笄,二人就在封地成亲,不必再回京城。”

  “诺!”

  方内监提笔书写圣旨,元康帝检查圣旨内容无误,用印,发内阁昭告天下。

  内阁收到圣旨,看清楚上面的内容,有点意外,一切又在预料之中。

  只是没想到,三皇子刘珩竟然真的要了武清县做封地。

  更出乎意料的是,元康帝少有的大方,竟然将凤仪县也赐给了三皇子刘珩。真的被猜中了,刘珩退一步,元康帝必然会给予相应的补偿。

  凤仪县就是补偿。

  内阁首辅温道贵看着众臣,“可有异议?若无异议,明发圣旨,昭告天下。”

  内阁有权利拒绝圣旨,只要内阁不用印,皇帝的圣旨就休想在法理上得到认可,昭告天下更别想。

  但,皇帝也可以绕过内阁,以口谕吩咐爪牙做事,比如金吾卫,绣衣卫,内廷……

  不过,赐封皇子乃是朝廷大事,没办法绕过内阁,必须要内阁批复用印。

  见众臣无人反驳,首辅温道贵拿出大印,“既然无人反对,那就明发天下。”

  “真要让三皇子出京就藩?他是嫡子!”

  “事到如今,莫非还能驳回陛下的决定啊?自张皇后被夺了金印,三皇子指婚叶慈,这一天迟早到来。难不成你们想要一个天煞孤星做皇后?”

  这……

  此话一出,封死了反驳之人的嘴巴。

  大印落下,此事板上钉钉,再无更改的可能。

  有人叹息,替三皇子刘珩不值得。

  堂堂嫡出皇子,竟然落到这般地步,可悲可叹。反观其他庶出皇子,依旧在京城逍遥自在,恐怕十年八年都不会前往封地就藩。

  典型的区别对待。

  有朝臣嘀咕道:“陛下着实心狠。好在还算有点良心,给了两县封地。”

  “两个中等县,情况差不多,山多地少,出产有限。三殿下就藩后,偌大王府开销,恐怕两个县的赋税未必能支应。”

  “事到如今,三殿下只能自求多福。”

  “就藩一事成为嫡子,也就意味着唯一的嫡出皇子被废掉。将来如何,只能在诸多庶皇子里面选择。如今看来,皇长子……”

  “言之过早!陛下春秋鼎盛,谁能确保一定是那位。没有了三皇子威胁,其他庶皇子也就有了冒头的机会。”

  “以陛下对薛贵妃的宠爱来看,其他庶皇子恐怕都是摆设。”

  “你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自古帝王多薄情寡义者,薛贵妃受宠十几年,足够了。且看着吧,不出意外,年前年后后宫就会有新人冒头。你若是想博个富贵前程,家中又有年轻貌美女子,不妨趁此机会送入宫中,或有一争之地。”

  “莫要说笑!”

  “本官并非说笑。喜新厌旧,帝王也不能例外。不妨就照着薛贵妃的模样找人送入宫中,一个年老色衰,一个年轻貌美,你猜猜陛下会如何选择?”

  “这……当真是个机会?”

  “你不会真的认为陛下离不开薛贵妃吧?那都是为了对付张皇后。如今张皇后失势,三殿下出京就藩,陛下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宠爱薛贵妃?”

  “听你这么说,倒是有几分道理。”

  官员明显心动了。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但凡有点野心的人,被人如此这般蛊惑挑动,一颗心再难维持平静,必然开始惦记着送女入宫争宠。

  蛊惑成功,青衣官员功成身退

  半日后,青衣官员出现在张培申跟前,“已经按照大人的吩咐,鼓动了数名官员。不出意外,春节前,后宫必添新人。”

  “甚好!”

  张培申很满意。

  张皇后被拔掉了爪牙,暂时奈何不了薛贵妃。那就安排其他女人进宫同薛贵妃斗,加入这场后宫朝堂争斗的人越多,水越浑浊,张家方能浑水摸鱼,才会有翻盘的机会。

  此事不动神色间完成,任谁也不会联想到张家头上。

  世人眼里,张家如今是自身难保,哪有余力搅风搅雨。

  张培申吩咐青衣官员,“你安排几个御史,等明日旨意下来后,就开始弹劾三皇子刘珩,以及皇长子刘璞。”

  青衣官员有些糊涂,“大人的用意是?”

  “你忘了此次事情因何而起?”

  “三皇子派人殴打皇长子身边内侍。”

  “正是!三皇子已经得到了惩罚,没道理事件另一人却无声无息。搞点动静起来,将之前搜集到的有关皇长子枉法的证据都撂了。趁此机会,让后宫的新人们上位,给薛贵妃一点颜色看看。”

  “那弹劾三皇子用意何在?”

  “自然是为了避嫌。只弹劾皇长子,不弹劾三皇子,会被有心人往党争方向引导,效果适得其反,不仅收拾不了薛贵妃,反而会被对方接势将一军。”

  “既如此,不如其他皇子也一并弹劾。”

  “此事你斟酌着办,重点目标是皇长子。另外,督促想要搏一搏的官员们,尽快走通门路送女入宫。已经入宫的女子,趁机固宠。”

旨意一下,三皇子就成了定王殿下。

 

  少府开始为定王就藩做准备,以及未来定王殿下大婚所用物件,都将一一运往武清县。

  武清县没有王府,暂且……

  “暂且就安顿在云霞山新宅子里面。王府修建一事,等本王去了封地自会安排,少府只需将开府所需银两给本王即可。”

  少府家令刘焗:“……”

  他很为难啊。

  定王是亲王爵,按规矩,亲王爵开府银子十万两,外加王府一栋,宫人仆妇若干,王府亲兵一千,各色摆设物件等等……

  现在的情况是,没有王府。

  定王要求将王府折成现银给他,他自己去修王府。包括一些物件摆设也都折成现银。

  粗略一算,得有二三十万两银子。

  他倒吸一口气凉气。

  陛下得银百万辆,户部分走了三十几万两。如今,定王又来分银子。

  你分点,我分点,皇帝口袋里面的银子还剩几个?

  不行,这件事他做不了主,必须请示陛下。

  他对定王刘珩说道:“按理,开府银子应该由户部掏钱。但,自先帝那会,因户部年年亏空,先帝就改了规矩,皇子开府所需银两由少府承担。

  只是……武清县过去从未做过封地,没有现成的王府,必须另外花钱修建王府,这是一笔极大的开销。花费甚多,老夫做不了主,必须请示陛下。”

  “这是应该的。反正本王不着急,慢慢来。什么时候你们少府准备好了本王的开府银子,什么时候本王就出京就藩。一年半载不算久,三年五年本王也能等。”

  刘珩一脸笑嘻嘻,一番话落在少府家令刘焗的耳中,就是赤果果的威胁。

  刘焗脸颊抽抽,着实是受了刺激。

  他哪敢让刘珩在京城停留三年五年,万一对方将天煞孤星接到京城完婚,届时他脑袋就要搬家。

  他尴尬一笑,“王爷说笑了,老夫会尽快为王爷办妥开府所需银两。”

  “哈哈哈……本王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难怪父皇任命你为少府家令,生财有道。”

  刘焗尴尬一笑,笑得比哭还难看。

  可怜的他,几十万银子的重担压在肩头。但凡元康帝大方一点,不那么计较银钱得失,他也不用如此为难。

  偏偏遇上一个斤斤计较的帝王,如何是好?

  刘焗最终只能硬着头皮,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报到宫里,等待皇帝的旨意。

  皇帝说给银子他就给,皇帝说拖着他就拖着。

  元康帝:“……”

  mmp,一个个都伸手问他要银子,真将他当成了钱袋子,人人都往他口袋里伸手。

  岂有此理!

  之前光顾着将刘珩赶出京城,忘了封爵就藩是需要花钱的。

  就算是普通人家,将儿子们分出去独自开火过生活,也需要给一笔启动资金,俗称分家。

  皇子们出京就藩,就等同于分家。

  皇帝身为大家长,把皇子们分出去单过,不能不给钱吧。这说不过去,没这道理。

  但是,让少府独自承担二三十万两就藩开府费用,元康帝不能答应。这一回,无论如何也要户部掏钱。

  这下子,轮到户部不答应了。

  先帝那会,就改了规矩,皇子就藩费用一律由少府承担。凭什么又把规矩改回来。

  再说了,户部没钱!

  之前从少府搬运的银子,先发了京官们的欠薪,又补上各类津贴,让穷京官们也能过一个安稳年。

  剩下一点钱,衙门年久失修,大冬天吹着寒风呜呜作响,也该拨点银子将衙门修修补补。

  总不能让官员们一边为朝廷鞠躬尽瘁,一边受寒风关照病重不治而亡,那也太惨了。

  还有点散碎银子,预备着赈灾。

  年年大雪都会压垮民房,造成部分京城居民流离失所。

  大雪之后的赈灾,这是惯例,这笔钱不能省。

  你分一点,我分一点,户部的银子又被掏空了。

  要是少府肯补上欠银,将官司了结,倒是能结余一点银子。

  少府:“……”

  还补上欠银,做梦吧!

  少府和户部的官司,稀里糊涂,不了了之。

  反正就是没了下文。

  两个衙门之间的仇怨倒是越发深刻,谁看谁都不顺眼。

  户部自尚书起,下到员外郎,都开始哭诉,哭穷。还发动朝廷百官上本,劝解陛下不要惦记着户部的银子。户部是国之重器,处处都指望着户部吃饭。

  皇室内部分家,皇子出京就藩,皇帝何不关起门来自己解决。

  元康帝气得肝痛。

  真是欺人太甚!

  这帮朝臣一个个都是混账,只进不出的貔貅。

  刘焗再次上本询问元康帝如何办?定王殿下就藩一事到底如何操办?

  元康帝头痛,他吩咐道:“就藩一事先拖一拖。反正也要等过完年才能出发。”

  方内监小声提醒,“少府需要一个章程,究竟该如何办,还需陛下提点。”

  拖是可以拖,但总得有个大致的方向。

  是按照足额银两准备就藩,还是打个折扣,亦或是打个欠条?

  或是来一个瞒天过海,戏耍定王殿下?

  元康帝冷哼一声,“朕是那等小气的人吗?定王是第一个就藩的皇子,自然要做好表率。”

  “殿下的意思是,足额?”

  元康帝蹙眉,足额,一口气掏出二三十万两银子,心疼死他。

  他咬咬牙,“八成,不,七成。剩下的先欠着。过几年有了钱,再补给老三。”

  方内监领命,然后嘀咕了一句,“或许户部需要一个擅长理财的人。”

  “少府更需要一个善于生财之人。”元康帝怒气很大,刘焗担任少府家令是合格的,但他不擅长理财,钱生钱的门路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如果少府有善于生财的人,问题是否迎刃而解。

  元康帝问道:“上哪里找善于理财的人?朝中诸人,谁擅长理财?”

  “老奴倒是知道一个人,只是……”

  “说!朕恕你无罪!”

  “诺!高素平惯会理财,若是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高素平?”

  “老奴瞎说的,请陛下责罚。”

  “不!你提醒了朕。朝中不是没有擅长理财的人,而是全都眼瞎,无人肯替朕分忧,嫉贤妒能,不肯举荐人才。你去见高素平,摸摸情况。若是他真有办法生财,朕不是不可以给他机会。到时候让他在少府做事,替朕分忧!”

  “诺!”

  方内监领了口谕,便要出宫办事。

  王少监凑上来,“干爹,不如让儿子去会会那个姓高的。”

  “不必!咱家出宫为陛下分忧,宫里面你替咱家看好了。”

  “干爹放心,儿子耽误不了事情。”

  ……

  高家父子是真没想到,定王殿下刘珩给的起复建议,竟然成功了。

  面对方内监,父子二人难掩激动。

  天不绝高家,高家遭此劫难,迟早会重回朝堂,重回顶级豪门的序列。

  高素平遮掩住内心的激动,招呼方内监落座。

  高少卿主动退下,他迫不及待想和人分享这个好消息,首先想到的就是朱家,之后才是张家。

  等送走了方内监,他问父亲高素平,“父亲,事情成了吗?”

  高素平还保持着含蓄,点点头,“成了!不出意外,过几天为父就要去少府当差,替陛下分忧揽财。”

  “恭喜父亲,贺喜父亲。”

  “哈哈哈……”

  父子两人喜笑颜开。

  一番折腾下来,可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容易啊!

  一个月前谁又能想到高家还有翻身的一天。

  “定王殿下真乃神算,竟然算计这个地步。”高少卿暗暗咋舌。

  谁能想到户部和少府的银钱之争,竟然便宜了他们高家。事先,都没人敢往这方向想。

  高素平微蹙眉头,“定王殿下智谋深远,只可惜在争夺皇储这件事情上,一败涂地。徒呼奈何!若是定王能早出生几年,占据嫡长子的位置,哪轮到薛贵妃一党嚣张。”

  高长卿指了指皇宫方向,“我们之后该怎么办?定王那里……这回承了他的情,是该继续远着,还是该接触一二?”

  高素平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这一回,定王刘珩算无遗策。

  可是,定王自己却落到封地就藩的下场,大败亏输。

  高家本就受张皇后和定王牵连,才会有牢狱之灾。虽然,最后也是靠定王的办法走出诏狱,如今还得到起复……

  可……

  定王真的是个倒霉鬼啊!

  嫡出的身份不仅没带去任何好处,反而处处受到限制,纵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得施展。

  可悲可惜!

  “暂且还是不要和定王接触。”

  “父亲是不是太谨慎了些。定王就藩一事已经确定,陛下那边肯定不会像过去那样严防死守。”

  “你不懂!定王心思太深,我是担心我们高家再次被他算计,成为他的马前卒。”

  “不会吧!”

  “此事不可不防。定王连陛下都敢算计,还有什么是他干不出来的。若他早生几年,局势定不是眼下这个情况。然而,他没能站住长子的名分,这是天意。人不能和天意斗争,该认输的时候就要认输,该挨打的时候就好好站着挨打,莫要妄想一些不可能的事情。”

  一场诏狱,高素平的胆子也变小了,只想过安生日子。拒绝和定王刘珩牵扯在一起,会被吓死的。

  高长卿想起诏狱生活,也有些后怕。

  田家前车之鉴,如今还关在诏狱里不得脱身。

  哎……

  说来说去,他们高家真的很幸运,竟然能从诏狱里面活着出来。

  至于钱财,只要能起复,迟早都会有的。

  两父子别的本事稀松平常,揽财的本事没得说。挣钱对他们来说,简单!

  ……

  刘珩再次光临少府衙门。

  他快要气笑了。

  “七成?”他呵呵冷笑,“家令大人莫非是在和本王开玩笑。”

  “下官不敢和王爷开玩笑,此事陛下钦定。碍于银库储备的银两有限,目前只能提供七成的就藩开府银子,剩下的三成,过两年等朝廷有了钱一定补上。”

  “听你这么一说,本王心里头很不安啊!过两年,怕是过个五年八年,银子也不会兑现吧。这年头欠钱的才是大爷,如今你们少府就是本王的大爷。”

  “王爷莫要开玩笑,下官胆子小,经不起吓唬。下官会尽快补足银两。”

  “尽快?”

  “一定尽快!”少府家令刘焗拍着胸脯保证,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

  定王刘珩一个字都不相信。

  这些王八蛋,一旦涉及到钱,个个都是嘴上大方,行动上特么的全是铁公鸡。

  花的又不是他刘焗自个的钱,那么抠门干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