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分手》一集不到5分钟,全季1小时,却成了国产剧之光
文/蓝凤凰
对于内地观众而言,迷你剧是个相当陌生的概念。在欧美等其他国家,常有一些制作经费不太充裕的剧组,采用迷你剧的形式来承载故事。《不过是分手》则是为数不多的内地迷你剧之一,一集不到5分钟,全季长度1小时左右的它,竟然被称为国产迷你剧之光。
这部剧的第一季于2018年开播,第二季则于2019年播出。目前第二季还在播出阶段,看不到具体打分情况,但是该剧的第一季在豆瓣拿到了7.9分的高分评价,其中五星与四星打分约占80%左右,对于一部没有明星也没有事先宣传的迷你剧,这个成绩实属难得。
其他不以明星阵容作为主打噱头的剧集,其实都是有明星的,只是咖位没有那么大而已。但是这部剧却称得上是“全脸生阵容”,不少网友表示这部剧的主演别说是认识,就连脸熟的都没有,可见这部剧在演员阵容上不存在自带流量的优势。
那么是什么吸引了观众来进行观看,并且有着追剧动力呢?迷你剧的形式功不可没。对于观众而言,试看一部仅4分钟左右的剧集,耽误不了他们太多时间,即使对主创阵容并不熟悉也无所谓。许多网友说,这部剧因为只有3-4分钟左右,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观看了好几集。
时长短,是该剧吸引观众主动观看的一个优势。但是海外有诸多迷你剧,时长也约在5分钟左右,却因为剧情过于注水,很难留住观众。《不过是分手》能够成功,则在于它虽然是迷你剧的长度,却在以剧情片的水准要求自己。
乍看这部剧的名字,相比所有人都会觉得这只是一部爱情剧而已,讲一讲恋人之间求而不得、黯然分手的老套故事。其实不然。这部剧在都市爱情剧的外衣下,讲述了一个人格障碍的故事。男主角患有多重人格症,分裂出数个人格,这样独特的设定从一开始就能抓住观众的注意。
《不过是分手》第二季播出,是资方对于其第一季优异表现的肯定,但同时也是一种压力与考验。第一季的剧情,只要好好讲好一个故事就可以,不必关注观众能够跟得上速度,也不必注意前后剧情来龙去脉的呼应。剧情够炸、够精悍,就能吸引观众。
但是第二季却不同。除了要给追过第一季的老观众看以外,还要激发新入坑的观众的追剧动力。本来是优势的短时长,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主创方的一种压力。如何在不到五分钟的剧情中,既讲清楚来龙去脉,让新观众无需一头雾水,又要有新的剧情发展,吸引住老观众的注意力,成为对主创团队的最大考验。
在第二季的第一集中,制作方选择通过女主角的口述以及画面的穿插闪回,来简单概括第一季内容。这种做法算不上新鲜,但是对于一部时长不到5分钟,经费又有限的迷你剧来说,这已经是最保险又最能迅速完成剧情上承上启下的做法。
与第一季包裹着爱情外衣不同,这一季制片方的野心显然更大,也不满足于第一季那样隔靴搔痒似的叙事手法,而是干脆跳脱出爱情的路子,讲述人格分裂、精神世界等有些异能向的剧情,有些会员网友已经提前先睹为快,看完整季内容,大部分人的评价都在四星到五星。
网友表示,这部剧虽然整体上有些bug但是剧本格局很大,作为超级迷你剧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拍到这个水准已经相当令人惊喜。与珠玉在前的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不仅没有拖后腿,反而超越了第一季的水准,更是出乎不少该剧铁杆粉丝的意料。
当然剧情再成功也离不开演员到位的演绎,这部剧的演员们虽然对于观众来说都属于不熟悉的新鲜面孔,但是其中有几位也已经在不少剧集中有过表演经验。虽然他们的咖位不够,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对于演员来说没有角色大小之分,只有完成度的高低。
这几位主演虽然年纪都不算大,出道时间也并没有很久,但对于角色的理解及完成度都很高。也因为他们的表演具有说服力,才让这部剧无形中吸引到了不少网友的自发追剧观看。不少网友表示,希望有资方能够注意到这匹黑马,未来可以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拍摄第三季。
演员给力、形式独特、剧情高能,《不过是分手》的成功证明了,在这个资本大鳄占主导权的市场中,默默耕耘认真讲好故事的制作方,并非没有出路可言,网友自有自己的判断力,好剧永远不会被埋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