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小时候放学都会经过成都武侯祠?
小王是在龙江路小学读的书,4年级以后,他就自己骑车上学了,他记得,每天上学放学,总会经过武侯祠门口。
粒粒12岁生日那年的照片就是在武侯祠拍的,也是在那天,她才知道,原来“武侯祠”三个大字,是挂在过厅上的。
Mousse每次带外地客户转完武侯祠,都会在锦里旁边的国医馆做一套推拿,好久没去了,不知道91号师傅的手劲儿还是不是那么大。
大刘不是成都人,但他永远忘不了,那个阳光正好的下午,他在锦里古街上掏着耳朵,闭着眼睛听到的那场戏,唱词里,偶尔夹杂了几次三大炮的声音。
成都人对武侯祠是有一份专属记忆的,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它都在那里,明亮,清晰。今年恰逢建国70周年,武侯祠又要有新的故事了,那些旧的回忆,又开始荡漾在脑海里。
70年代,红墙还并不是红墙,它没那么高大,也没有那么美艳的妆。它像是一条可以一个人独享的小道,说不定,还是很多成都娃儿的童年呼朋引伴的秘密城堡。
你有什么跟武侯祠有关的故事吗?来我们先约好,从现在开始,你想你的,我,讲我的:(不想听故事的,可乘坐文末活动直达梯↓)
上学那会儿,还不知道什么是武侯祠,只记得课本里的那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觉得这是一处难得的春色满园,只差择一良辰,来赏此美景。
当年,有些老成都听到“武侯祠”三个字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回答:“哦,你说的就是南郊公园嘛!”
后来,南郊公园成为武侯祠的一部分,名为“三国文化体验区”,再加上隔壁的锦里古街,这一带便成为了外地人心目中的那座对成都博古通今的博物馆。
它庄严肃穆,同时又夹杂着市井的随和喧嚣。每年电视台又开始说到成都大庙会的时候,成都人的第一个反应总是:你看你看,武侯祠又有热闹看了!
70年代的武侯祠,还真是应了杜甫笔下的“映阶碧草自春色”,即便是在黑白色调之下,它也显得熠熠生辉。
如今,“汉昭烈庙”四个大字依然苍劲不减,红墙绿瓦之间,丝毫看不出,这一幕,承载了多少时光积淀。
“武侯祠”三个大字的匾额是挂在过厅之上的,那二年辰,牵着爸爸妈妈的大手走进去,踩在石阶上,凉爽又窃喜。
现在,你再走在武侯祠的过厅,感觉没变,只是,又多了一分美景纵深的幽静。
红墙是武侯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处,在成都人心目中,两面红墙之间,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条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留下了可爱的背影和回眸。
阳光把深绿色的竹叶照得深浅不一,好像,在这一帧景里的人,永远都在过夏天。
过了红墙,就是惠陵了。
不管惠陵的大门怎么变,那抹四方平整的景别一直没变。
那年,墓碑前的树木还没有那么茂盛苍翠,石碑上“汉昭烈皇帝之陵”几个大字鲜艳清晰。
后来,这里种满了银杏,层层叠叠的绿叶在光影之间重合翻转,像是一场在梦里看过的戏。
秋天,金黄色的落叶飘散,门内满眼,门外一地,不晓得有好多成都女娃儿流连于此,穿着汉服,想象自己穿越古今。
还没看见孔明真容,殿前匾额上“名垂宇宙”四个大字已经霸气十足。那年,这条路好像很长,好像走了好多步都还看不见诸葛亮的塑像。
如今,这条路依然那么长,只是站在远处的你,已经能在一束暖光之下,找寻到诸葛先生的身影。
当年的刘备殿像是藏着很多故事的一座殿堂,如今,它却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之下,显得明朗又丰满。正殿东西两侧,《出师表》和《隆中对》还历历在目,字里行间,都是回忆。
孔明治蜀,遗爱于民。成都人对于武侯祠的记忆,不仅仅是一段关于三国蜀汉的故事,还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想起来了吗?你几岁的时候去过南郊公园、成都武侯祠还有锦里?
你们那个时候,它们的票根都长什么样子呀?
老实说,有没有在南郊公园哭过鼻子?
逛锦里的时候,是不是从头吃到尾?
你在这一带都有留下过什么物件?照片?
你有什么关于这里的故事想说?
来,告诉大榜,话筒递给你!
在留言区发表评论,
关注成都Big榜微博并留言,
发私信给大榜,
添加大榜个人微信号:chengdudabang
有什么乖话甜话悄悄话,
尽管给大榜砸过来,
说不定你的故事,
就是成都武侯祠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里
最鲜亮的那一笔呢!
等你吼!
手机淘宝搜索“谈资超会买”,每日精选好货。
手机淘宝搜索“谈资超会买”,领取隐藏优惠。
手机淘宝搜索“谈资超会买”,跟着买就对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