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明星动态 > 正文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2)

时间:2019-04-16 00:41 来源: 作者: 阅读:

港片的影响是世界性的。昆汀就是忠实的香港影迷,没少看邵氏的动作片和周润发的枪战片。他在处女作《落水狗》剧本首页写了一排影响他的电影人,其中就有周润发和吴宇森;他《低俗小说》等影片,都有港产黑帮题材的影子。

到了八十年代,香港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所制作的电影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仅次于美国。

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就曾把香港电影称为“电影史上一个成功的故事”,认为港片散发的文化吸引力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制造了艺术技巧。

这个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比如王晶,擅长走平民化的家庭喜剧路线,他才不管什么经典与艺术,观众喜欢看什么,他就拍什么。

所以王晶的赌片风靡亚洲,许冠文的鬼马盛行一时,周星驰的无厘头所向披靡,林正英的僵尸大行其道,徐克的江湖飘逸潇洒,吴宇森的枪战热血澎湃,杜琪峰的黑帮有血有肉,王家卫的文艺摩登暧昧……

香港电影,真正把娱乐的艺术发挥到极致。

06

1988年,港产电影发行数量已经激增到一百多部,香港影人赚钱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鼎盛期野蛮生长的香港电影,到底有多野?

香港电影以速度和跟风著称。李小龙离世了,市面上就出现了多个模仿李小龙风格的动作明星,但没一个是成功的。

后来李小龙的“接班人”成龙也成了爆红的票房冠军,市面上又是清一色的喜剧功夫片。

王晶的《赌神》火了,所有人扎堆拍赌片,什么赌王、赌霸、赌侠、赌神、赌圣、赌魔、赌尊……能想到关于赌的后缀词,香港电影人都拍过了。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程小东的《倩女幽魂》火了,市面上又充斥着古装鬼片,王祖贤自己也一口气拍了多部女鬼片。

鬼马、无厘头、僵尸片、奇案片、灵幻片、三级片、武侠片、黑帮片、警匪片、文艺片……他们快速地榨干一个题材,再去开发新的花样。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王家卫式文艺《堕落天使》

相对于好莱坞,当时港星的片酬实在低得可怜。男星中身价最高的是张国荣,片酬500万港元起步。

但那毕竟是张国荣,大多数演员的“工资”都很低,所以大家都疯狂接戏。

当时盛传的“郑九组”、“刘十三”、“王七组”,意思就是郑裕玲同时跨9个剧组拍戏,刘德华一年拍了13部电影,王祖贤一天拍过7组戏……

放在今天,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如此高密度的拍摄,演员的生活不规律在所难免。可不,王祖贤小姐姐拍着拍着就得了胃病被送进医院,病床上的她仍是一副倾国倾城的仙女模样。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病床上的王祖贤(图片来源:MrWG)

07

不仅是演员,当年连幕后摄影、武指、灯光、道具都身兼三四个剧组,忙得不亦乐乎。

只因市道太好,有投资就拍片,只要开戏就能回本。

鼎盛时期,王家卫就摆出一套全明星阵容,骗来了台湾片商的投资,拍了一部文艺片《东邪西毒》,观众看不懂,票房扑街了。

好友刘镇伟为了弥补《东邪西毒》的商业损失,找来原班人马炮制出了一部《东成西就》,果真大卖特卖。

也因此,“拿奖找王家卫,赚钱找刘镇伟”成为香港影坛一段调侃之言。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东邪西毒》的神仙阵容

尽管辛苦,可那个时代的电影人真是“敬业”得不得了。

邵氏的一名写手,三天便写完一个剧本。后来还衍生了一种剧本的“集体创作”,比如新艺城公司刚成立时,黄百鸣、曾志伟、徐克和施南生夫妇等七人组,挤在10平米的小房子里,晚上11点到早上8点想剧本。

徐克很少睡觉,他还要逼着其他工作人员和演员跟他一起拼命。那些不计报酬的年轻小白最受电影公司欢迎,舒淇大学时就写剧本,成龙、吴宇森和李修贤在25岁就开始自编自导。

就算是明星,当时也没有特殊待遇。周润发和梁朝伟经常是在摄影棚睡觉,片场的背囊里装了睡袋、牙刷牙膏、内衣裤……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吴森森经典《喋血双雄》

拍《辣手神探》时,周润发要从火中逃出,为了更刺激的效果,吴宇森提前按了爆破按钮。

发哥被爆了一个冷不丁,吓得半死,头发都焦了,跑出来就是一句“他妈的!”

可走到吴宇森面前,他仍然一脸乖巧:“吴导,刚才好不好啊?要不要再来一次?”

08

所有人都在拼命,都想在“九七”之前狂赚一把。

可还没到回归之年,香港电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产量过剩,拍片一时爽,一直拍,香港市民也吃不消。

再是滥作横行,各种跟风模仿之作,没有新意,看多了也会腻。影片质量参差不齐,票房一路狂跌,可明星的片酬却越来越高。

最致命的是盗版猖獗,制片公司卖碟不赚钱了,无数盗版光碟却养活了无数盗版商。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用过影碟机,街头小摊卖的一元钱一张的香港碟片,基本上都是盗版。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那些年买的廉价盗版碟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家卫们骗不到投资了,周润发们跑去好莱坞发展了。港片的西方之旅受挫,好莱坞大片却来势汹汹。

1993年,一部叫《侏罗纪公园》的西片在香港创下6000万票房,打破之前港片的票房神话。

香港人这才知道,原来西方好莱坞这样拍电影,我们的“东方好莱坞”已经被别人甩开了好几条街。

1995年,香港电影迎来了行业寒冬,大大小小的公司纷纷倒闭,曾经身兼数职的电影人一夜之间失业了。

邹文怀无语凝噎:邵逸夫这老头子坏得很,他居然早就料到了这天,成功躲过了港片的低潮期。

邹文怀手下只有王晶依然坚挺,他拍的《古惑仔》系列,以“香港速度”一年内上映三部,平均票房两千万,为萎靡的香港影坛带来几分活力,却也是末日的一抹夕阳。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香港回归之年,邵逸夫眼看邹文怀和各路人马拼得你死我活时,心想,是时候了。

他立马投入巨资,翻拍张彻的经典《马永贞》,希望在惨淡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有钱任性的结果是,《马永贞》惨淡收场,邵氏自此沉寂数年。

然而就在一年后,一部好莱坞大片再度侵袭而入,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1998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在国内造成前所未有的轰动,连盗版光碟都能炒到几十块钱一张。

香港电影这座大厦,就这样轰然倒塌。

09

大导演张彻总结说:邵氏的兴衰,是美国影都好莱坞兴衰的缩影。

其实,邵氏和嘉禾的兴衰,又何尝不是香港电影兴衰的缩影呢?

1997年,香港回归,《春光乍泄》正在香港的电影院里热映,两大男神贡献精彩表演,可票房只有区区860万。

然而那年年末,内地贺岁片鼻祖《甲方乙方》在北京亮相,并以3600万轻松夺得年度票房冠军。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春光乍泄》

2002年,《无间道》似乎给已经衰败不堪的香港电影带来新的希望。

《无间道》在香港收获了5500万港币的票房,却并没有在内地上映。然而同年,以香港演员作为主演的《英雄》却成了内地票房冠军。

“北上”,似乎成为了香港电影唯一的出路。

所以《无间道》后,刘德华北上拍了《天下无贼》,电影在香港票房不过454万港币,但在大陆,票房高达1.2亿。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无间道》

“港片已死”的概念,某种层面上不无道理。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让很多香港导演和港片在内地遭遇了“水土不服”,比如杜琪峰的《黑社会》内地版《龙城正月》,两个版本的结尾截然相反。

后来的香港电影,或者说港陆“合拍片”,多少失去了一些“港味”。

比如吴宇森拍《追捕》,拙劣复刻自己的风格,可他今天放的鸽子,和八十年代放的已经不是同一种鸽子了。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比如徐克拍《智取威虎山》和“狄仁杰系列”,他以前的艺术精髓基本已经没了。

从《新龙门客栈》到《龙门飞甲》,技术性提升了,艺术性不升反降。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徐克经典《新龙门客栈》

如今很多港片都在“啃老本”,怀旧题材乐此不疲。君不见,曾经的社会毒瘤“古惑仔”,变成如今保家卫国的特工。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与此同时,经典重映在源源不断地消费情怀,《倩女幽魂》重映,《甜蜜蜜》重映,《大话西游》重映,《英雄本色》重映,《阿飞正传》重映……

我们总是太念旧,而他们知道我们心甘情愿吃这一套。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10

老去的又何止是港片本身呢?

林燕妮问过张国荣一个问题:“你介意在银幕上年华老去吗?”

张国荣答:“我介意的!作为演员,幕前的艺术生命是有年限的。年纪大了,在银幕上不再好看了,那又何必现世?”

所以,他宁可在人生的巅峰时选择落地,也不愿在银幕上年华老去?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如果张国荣还活着,今年63岁了,他还在演戏吗?

比他年长一岁的周润发,如今依然是香港电影的顶梁柱。

然而在《无双》里,当廖启智还在称周润发为少爷时,突然有点心酸。人还是那个人,表情动作依然相似,当发哥再次点燃这张钞票时,中间已经隔着30年光阴。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香港电影,真的老了,维多利亚上空的星光,黯淡了。

林岭东悄然离世,杜琪峰五年没有新作,周星驰不再演戏,转而和张柏芝炒cp时,头发已然花白。

如今的周星驰,一脸沧桑而沉默。有人问他何时想成家,他的回答令人心疼:我这个样子,应该没机会了吧。

别人又问他为什么不再演戏时,他却反问:你觉得我还能演什么角色呢?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比周星驰小一辈的刘青云已经55岁,郭富城已经53岁,张家辉已经52岁,古天乐已经48岁,曾经的美少年吴彦祖也已经是发际线后移、微微发福的45岁大叔。

可他们几个,依然是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近年来拿得出手的港片,男主阵容基本是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之间的排列组合。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黑社会》里有台词:新人要上位,老人不要占着位子不让。

刘嘉玲亦如是感叹,看来看去那么多年都是我们这些人,新人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可当下不是老人占着位置,而是没有抢眼的新人有实力C位出道。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11

相信每一个看着港片长大的内地70、80、90后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对香港这片土地充满向往,对他们的文化充满敬畏。

在电影院和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年代,城市角落里的录像厅播放的几乎都是香港电影;家里的影碟机和一张张光碟,曾是我们对港片的最深记忆。

如今,那些录像厅已经荡然无存,那些光盘已经被我们扔在记忆的角落里。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90年代的街头录像厅比比皆是

尽管如此,还是有无数像我一样热爱香港电影的人,始终怀着一颗“港片不死”的心。

或许香港再回不到谭张争霸、四大天王、双周一成这样的巨星盛世,但当下的新鲜血液依然令人欣喜,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曾经,他们在电影中是小马哥,是程蝶衣,是黄飞鸿,是聂小倩,是东方不败,是周慕云,是至尊宝……

如今在我们心里,他们是周润发,是张国荣,是李连杰,是王祖贤,是林青霞,是梁朝伟,是周星驰……

他们也是人,也有爱恨情仇,生老病死……

回忆杀: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经典混剪

视频来源:@圈吉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当昔日的漫天繁星,行色匆匆地湮没在普通人群中,这或许才是真实的生活。

江湖老了,当年的侠客们也老了,时光可以抹去痕迹,却抹不去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岁月神偷,却带不走港片曾给过我们的感动。

有幸见证,香港电影和他们的黄金时代。

参考资料:

魏君子:《香港电影演义》、《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

大卫·波德维尔:《香港电影的秘密》

於远芳:《香港有个荷里活》

X博士:《香港电影的暮年》

新民周刊:《香港电影圆桌论谈:百年港片,创意已死?》

黄杰:《一位港片迷写给香港电影的信》

纪录片《有一种电影叫香港》

看更多走心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视 觉 志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2019年了

谁还在看老港片?

点右下角 “在看“

2019香港金像奖谢幕: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