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沙雕的超级英雄,你真的不打算带小朋友去看一下吗?
此文为E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看了这么多年超英片,不说对两个庞大的英雄宇宙有多了如指掌,至少他们的特点和技能都知道一些。
DC的超级英雄们出厂设置都很强悍。
“疯狂外星人”意外闯入地球的超人。
不拯救世界就要回去继承家业的富二代蝙蝠侠。
天生王者行走的荷尔蒙海王。
或者神界代表腿长两米八的神奇女侠。
每一个英雄都背负着国仇家恨,责任感爆棚。
所以刚看完《雷霆沙赞!》的时候还是惊到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中二又沙雕的超级英雄存在?
在影院二刷的时候整场气氛欢乐,笑声密集到怀疑人生。
不过这真的就是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吗?这爆笑的设计一点也不DC。
DC是什么?深沉、暗黑、人性,他们真的会搞一部爆米花电影?
果然,在电影过半时一切就非常明了了,DC还是那个DC,只不过这一次,换外衣了。
谁是沙赞?
在看片之前先解决最大的疑问:谁是沙赞?
电影里面,2.0版本之前,沙赞本来是个长着长头发大胡子,拄着拐棍法杖的巫师老头。
他在一个叫永恒之岩的洞穴里,镇压着邪恶的傲慢、贪婪、色欲、嫉妒、暴食、愤怒及怠惰这七宗罪怪兽。
漫画里的“七原罪”
不过年纪大了熬不住了,原本一起镇守的兄弟姐妹都没来得及找继承人就去领盒饭了。
巫师沙赞必须找到一个不会被七宗罪怪兽洗脑而变成反派的继承人,来继续封印它们。
千挑万选之后,他选中了未成年少年比利·巴特森。
虽然幼稚的比利看起来不怎么靠谱,传授超能力的时候还忍不住嫌弃了一把“Shazam”这个老土的名字……
继承了巫师沙赞的法力之后,比利只要大喊一声“Shazam”,就能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屁孩,变成胸肌E-Cup的壮年男人。
并且同时获得所罗门的智慧、赫拉克勒斯的力量、阿特拉斯的耐力、宙斯的神力、阿喀琉斯的勇气、墨丘利的速度。
确定不是超人开了挂?
沙赞一开始由福西特出版社创造,是四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也是第一个拥有真人电影的超级英雄。
如今重新启动的《雷霆沙赞!》的表面上是部喜剧片,这一点电影做得比较到位。
谁小时候还没幻想过自己能有点超能力了,比如作业一睁眼一闭眼就自己完成了,或者会读心术一眼看穿考得不好父母心里的盘算随机应对。
很久以前我整日做白日梦的时候也会想一个问题:如果我忽然拥有了超能力,我会怎样?
在超级英雄的电影里,给人的感觉,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蜘蛛侠偷偷摸摸地帮助人,超人要伪装成记者,最惨的是X战警们,他们还要四处躲避。
所以电影里的超级英雄都是雷锋型的,扶个老奶奶过马路也不留姓名,但,这个你真的能做到吗?
我真的很认真去想了,结论是……臣妾当然做不到啊!我有超能力,突然麻雀变凤凰,我干嘛还要偷偷摸摸啊。
《雷霆沙赞!》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我有超能力我牛逼,我骄傲。
从来没见过乳此中二的超级英雄
比利怎么说也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正是中二魂熊熊燃烧的年纪,你指望他能一瞬间拥有成熟稳重的思想,能肩负起守护世界和平的重任?
不可能。
突然获得超能力,先自己过够了超级英雄的瘾再说。电影的喜剧部分基本上都是由此而来的。
自己get变身技能的时候,巫师沙赞说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就瞬间灰飞烟灭了,甚至都没来得及跟比利说超能力怎么用。
第一次做超级英雄没什么经验,没有优越感甚至忍不住想吐槽,穿着这么紧身的连体制服没办法尿尿。
那么首先,比利在超英狂热粉弗莱迪的帮助下,把所有能想到的超英技能测试一遍。
只要“I believe I can fly”I就可以fly?
只要嘴里一直嘟囔“隐身了隐身了”就能让所有人都看不见?
技能挨个试,意外解锁雷电技能,一挥手炸了电表箱,整条街都停了电。丝毫没感觉自己闯了祸,反而因为“真的有超能力”兴奋到根本克制不住自己。
万一没有这个能力……唔,“大不了从头再来”。
既然自己这么厉害,那,我得昭告天下是不是?
在导演弗莱迪的镜头下,比利沙赞开始他浮夸的能力测试表演,每日持续更新,上传到视频网站上粉丝和播放量蹭蹭上涨——这年头谁不愿意看天秀的沙雕?
没人信的话还可以当众报验一下技能,顺道赚赚外快,一面接受着别人的崇拜一面还“财源滚滚”,何乐而不为。
在这样的心理之下,新晋超级英雄比利小子,也就是沙赞,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当然,这样的心理基础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是在于影片的设定:主角是个14岁的男孩。
男孩突然变身为一个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这是电影的主角可以无限沙雕的基础,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反差,带来了喜剧上的效果。
别的超级英雄悄悄帮助普通人,比利沙赞街头随手给路人手机充电。
街头卖艺不小心闯了祸,空手接公交的神力又让他莫名成了救人性命的大英雄。
偶尔也会有点坏点子,像是电击提款机和自动售货机,无限供给钱和肥宅快乐水。
就连见到反派都超兴奋,这可是每个伟大的超级英雄的标配。
这其实就是那些小孩扮大人似的人物设定,只不过,在呈现上,《雷霆沙赞!》把它反过来了。
也正是这些设定,让我想到了这部电影的内核:成长。
成长不是一个“爽”就可以解决的事
成长是一个大词,可以套用在很多事情方面,它一直以来也是许多电影的母题。
在《雷霆沙赞!》里,它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每个小孩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大了就不用上学,不用被父母管教,不用有那么多“不可以”。
但如果有一天你突然长大了会怎样?
比利变身成沙赞,基本上就干了那个年纪的孩子极其好奇却一直不被允许做的所有事情。
比如好奇啤酒的味道,他就可以凭脸去超市买啤酒喝。
也可以去18禁的成人娱乐场所,流着口水欣赏小姐姐,体验一下醉生梦死的感觉。
更别说逃学旷课这种基础款……真是爽啊。
然而,即便他拥有超能力,被当作大人看待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却是——逃避。
打不过黑亚当立马求饶
电影里说成长的主题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家庭,一条是生理。
家庭线比较简单,寄养家庭长大的比利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最终发现真正的“家”和家人原来就在身边,这基本上是这类电影的套路。
不过也是好在《雷霆沙赞!》没有落俗地拿母子关系来煽情,这倒符合DC一向的风格。
而生理这条线则就稍微复杂了,它其实承接的是家庭线的“未来”部分。
前面是从几岁到十几岁,后面是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
你希望你快快长大,但你却没有面对这个复杂世界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你看,沙赞打不过反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逃跑,最终打赢大boss,依靠的也是朋友的力量。
你可以仔细留意一下比利几次变身的时间点,很有意思。
结语
看起来是一部沙雕超英电影,《雷霆沙赞!》却是用喜剧的外壳讲了一个成长的故事,这一点在同类型电影里是很罕见的。
我们常说那些超级英雄电影都是打打杀杀,顺便讲一些无聊的段子,至少这一部,它略有不同。
它更接近于儿童片,比如《小鬼当家》,在那里是小朋友拯救家园,这里是小朋友拯救世界。
也或许是这个原因,电影里的角色都极其简单,非常适合小朋友们去理解。
更何况,还有更多的成长话题呢不是吗?
在我们的电影院里其实很难有可以带孩子去看的电影,要么太成人,要么太弱智,好电影不适合全家欢,烂喜剧又担心会拉低小朋友的智商,感觉十部电影九个坑。
于是很多家长基本上就是什么热门什么带孩子去看,去年《地球最后的夜晚》开画当天,我亲见几个家庭带娃来看最后不得不半途离场。
这也并不完全是父母的错,毕竟可选择的余地真的很小,一说合家欢,基本上就只有迪斯尼。
所以《雷霆沙赞!》最终拍成这样我还是很意外的,同样是喜剧外衣,它没有走漫威的黄暴路线,同样说成长,它没有走迪斯尼的真善美教育老路,它的骨子里,还是DC的人性论。
仅是这样,其实就够了。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