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怎么站上了全球科学家的C位(2)
1919年的中国正当新思潮泛滥之际,科学救国的号召正深入人心。爱因斯坦一在欧美成名,中国便紧随其后,在报刊和出版社的助威声中,把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名字传扬得众人皆知。《改造》、《少年中国》和《东方杂志》,竞相登载爱因斯坦的专访、论著和介绍。
1922年11月,爱因斯坦到日本讲学途径上海。正是在中国,瑞典驻上海领事馆的领事通知爱因斯坦:他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传出,许多学生聚集在南京路上欢呼庆祝。当爱因斯坦现身南京路时,激动的学生把他抬了起来。
爱因斯坦就这样成了大众偶像,虽然大众没有几个人清楚相对论的含义,可是有什么关系呢?爱因斯坦所到之处,从此一路光辉、万人敬仰。就算在他出生一年后就离开的乌尔姆小城,也很快成了爱因斯坦旅游胜地。不但有以爱因斯坦命名的街道、大楼、喷泉、纪念碑,有爱因斯坦的雕像,商店里还有爱因斯坦巧克力和咖啡杯。
大众原来只知道科学家伟大,却少有认识和接触。而现代传媒和大众传播,成功地把爱因斯坦变成了大众膜拜的偶像。在世人的眼里,他就是下凡度世的科学之神。
爱因斯坦对此很清醒,他说:“命运对我蔑视权威的惩罚,就是将我也变成了一个权威。”
4
成名后的数十年里,爱因斯坦不断成为舆论的头号话题:从永远不会结束的相对论话题、到他对小提琴的钟爱;从他写信给罗斯福要求研究原子弹,到广岛核爆后他号召限制核武器;从玛丽莲·梦露和他传绯闻,再到他一生的浪漫史……爱因斯坦即便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漫步,也似乎自带光环,让年轻的杨振宁和李政道高山仰止。
爱因斯坦在大众的眼里实在太醒目,而学界对此就要冷静许多。在爱因斯坦一夜成名之后,仍然有许多科学家对相对论保持质疑,1921年诺奖颁发给他是因为当年那篇“光电效应”的论文,而非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的余生,精力几乎都用于研究“统一场”,但跟牛顿晚年的神学和炼金术研究一样,几乎都不为大众所知。
爱因斯坦当然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他的成就足以比肩牛顿。如果说同期其他科学家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牛顿的基础上;那么现代科学家的成就,几乎都建立在爱因斯坦的基础上。要是打一个比方,那就是在牛顿打好的地基上,爱因斯坦修了一栋令人瞠目结舌的房子,而后来的霍金等人,只不过是在房子上修修补补罢了。
爱因斯坦既是科学巨匠,也是科学明星。在一个造就明星的时代,没有比他更适合成为科学之神的人了。即便不是他,也会有另外的科学明星出现。
而在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眼里,大众的追捧虽然耀眼,但也不过只是浮云。他所能认识到的科学理论,连科学家研究起来都费力,又何况普通人?他知道自己是永远无法为大众所真正了解的。所以当他9岁的小儿子好奇地问,爸爸你为什么这么有名的时候,他想了一下回答:“当一只闭着眼的小甲虫沿着一根弯曲的树枝爬行时,它不知道树枝是弯曲的,而我有幸发现了它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所以无论大众再怎么疯狂地追捧他,在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眼里:对不起,你们只是甲虫。
没有恶意,没有不屑,只是事实。
参考:于尔根·奈佛《爱因斯坦传》;简孙《爱因斯坦的人生方程》;赵婕《宇宙与人生——爱因斯坦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