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导演毕志飞:中国影评行业比电影行业还落后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今年年初,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后的口碑滑坡引起了热议,其中一篇影评让另一位毕姓导演重新进入了公众视野。很多网友在读过毕志飞的影评后感到不可思议,很难相信这篇看似“有理有据,专业中肯”的影评竟出自于毕志飞之手,不少人感到困惑,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毕志飞吗?
相比毕赣,同样是新人导演的毕志飞在影视圈甚至拥有更大的知名度。毕志飞的处女作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号称花费了12年的努力,却在2017年首映当天遭到豆瓣评分的当头棒喝,长达16小时“全一星”的2.0评分也是豆瓣所能打出的最低评分。不少网友因此把它戏称为“豆瓣史上最烂电影”,毕志飞也被冠以“史上最低分导演”的名号。
事情的后续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让人感到好奇的不仅是电影本身的槽点,还有这位导演在舆论炮轰之下的荒诞行径。去年年初,毕志飞将豆瓣网诉至法院,控诉豆瓣存在“恶意锁分”现象,要求豆瓣道歉。后来,毕志飞又给国家电影局写公开信,控诉“豆瓣系对中国电影评论业、网络社会舆论强大的操控能力”。毕志飞还曾在微博上说,自己在等待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的消息。毕志飞对自己作品的“自信”成为了网友口中的笑料,很多人以猎奇的眼光打量毕志飞,似乎他本人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奇观。
坐在酒店的大堂里,接受采访的毕志飞显得很平静。这位北大影视学博士侃侃而谈,点评毕赣电影的得失,讨论中国电影的走势,分析好莱坞电影成功的秘诀。被问及为什么开始写影评,毕志飞反复强调现今影评行业的混乱。“很多人知道中国电影还比较落后,但很少人意识到影评行业比电影业还要落后。”在毕志飞看来,影评是一个专业的行为,不仅引领观众,也在为创作者出谋划策,不是随便一个人看完电影就可以写的。很多掌握话语权的知名影评人缺乏专业的系统训练,只会以惊人之语博得关注,却没有切实的建设性意见,对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毫无帮助。
谈到自己的电影,毕志飞说的话变少了。来到2019年,毕志飞不愿意再评价自己的电影,“给自己打分不可能客观,还是留给观众评价吧”。言语之间,毕志飞流露出对于作品失败的承认。他仍然坚持社会舆论放大了他和电影的偏颇面,但不再“甩锅”给影评网站,承认自己当时定的目标太高,现在需要脚踏实地,总结先前的教训。对于坊间的流言和中伤,如今的毕志飞变得很平和,他也知道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毕志飞一直在澄清谣言,但是公众不愿意听。“你拍了个大烂片,还说什么?”毕志飞苦笑道。
从一个小县城花了两年时间考大学,考硕士花了两年,考博士的时候又用了两年时间。毕志飞的人生并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顺利,一开始崎岖不平,但最终还是得偿所愿。努力就应该有回报,这是毕志飞的人生感悟,当外界以好坏来评价他的电影时,毕志飞以付出的努力作为衡量标准。为什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自大”的印象?毕志飞自己也很困惑,他一直试图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努力、不懈、坚持奋斗的励志形象。外界看法与自我认识的巨大反差,仍然会不断地困扰着他。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李永博
毕赣是被影评“捧杀”的受害者
新京报:我们先谈谈毕赣导演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你对此写了一部影评,称这部电影离经典只差“一步之遥”,是这样吗?
毕志飞:我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我看到了一点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和很多大师的电影在形式上非常像,特别是我们这些学习电影专业的人,看过很多的电影,你在看他的电影的时候不断会想起很多经典的画面,这可能是和普通观众不太一样的地方。其实,总体上来讲,我对这部电影持不太肯定的态度。我说这部电影离经典只差“一步之遥”,指的是外在形式。但我认为,一个电影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容。
很多人在接触我以后,都说你不太像在网络上被舆论包装出来的人。微博上也有粉丝说,其实你不像那个人。我能够感觉到,舆论对一个人的包装是可能会失真的。所以我是很由衷地从实际出发,写一点自己观影的感受,不偏不倚,不吹不黑,就是把我自己个人想法客观地写出来,当然影评也是建设性的。我只是给毕赣导演提了一个意见,希望他拍电影的时候能更多地从内容出发。
新京报:这部电影票房滑坡,舆论评价也呈现两极化,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毕志飞:首先,网络上有很多影评人还是很支持毕赣导演,这就和我自己拍电影时遭遇的情况很不一样了。我当时遭遇全网的讨伐,从影评人到观众。但毕赣导演仍然有很多人支持他。国内的影评界和普通观众可能有脱节的地方,毕赣导演的口碑滑坡主要来自于观众和部分影评人,还有很多影评人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
我也看了不少的分析,我认为票房不理想,一个原因是毕赣导演离成熟的艺术片导演还有一段差距。这部电影的宣传和发行都做的很大,这点上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这部电影。投资方和出品方可能受到了国内不太合格的影评人的忽悠,投资方也不可能一门心思地去找骂了,他们也是看到很多吹捧文章,把毕赣导演捧为神人。所以他们也没预料到普通观众的反应是这样的。
但是这部电影对普通观众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这不是一部大众的片子。但这是一件对中国电影来说很有讨论价值的事情,这验证了普通观众不太能理解文艺片,文艺片可能就不适合大规模地放映。
另外一个原因,我认为这部电影是毕赣导演不太成功的作品。从文艺片的角度来看,《地球最后的夜晚》不如他的第一部电影《路边野餐》。大量的投资、明星加盟、工业化的介入放大了毕赣导演在电影上的缺陷。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这部电影在普通观众之间的滑坡是无法避免的。
新京报:这是不是说之前的宣传过度了,用商业片的方式宣传文艺片,导致了观众心理预期的落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