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江河水》: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人民日报海外版讯 拿到杜卫东近70万字的《江河水》电视剧本,我难以释手,不到一周就读完了。这是近年来我看过的上百部电视剧中最好的剧本之一。
剧本是杜卫东根据他的同名长篇小说《江河水》改编的,他既是原著的作者,又是剧本的编剧之一。作品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犯罪分子内外勾结,进行贪腐、走私和间谍活动,为改革开放制造障碍为副线,多线头并进,推动故事发展;场面宏大,盘根错节;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人物设置合理,性格鲜明;是一部典型的工业题材的正剧。这样的正剧,屏幕上至今鲜有成功的范例。特别是反映港口变迁的改革,更难获得施展空间,但杜卫东却将镜头聚焦东江港,从港务局长兼党委书记江河上任初始切入,通过沉船、改革、抗洪、上市、“一带一路”等重大事件的顺次演绎以及穿插在其中的文物走私案和国际商业间谍案共同制造的扑朔迷离,把一场改革大剧写得风生水起,色彩斑斓,进而将一个国有老企业锐变和净化的艰难与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激荡着一股正气、志气与霸气。
杜卫东很会写戏,总是在特定的矛盾漩涡中去展示剧中人物的命运,笔触每每直抵人心。有关崇高、卑劣、执著、放弃、勇敢、逃避等人性及道德元素,常常表现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这种纠结与挣扎依附于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当这些矛盾冲突达到极限时,纠结与挣扎便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得到解脱。不拘常规的情节安排与人物行动轨迹设置,不但使得人物饱满、鲜活,也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剧中的主人公、男一号江河是作者倾心塑造的一位新时代英雄形象,而江河复杂艰辛的心路历程是通过一系列戏剧情节层层展示给观众的,真实可信、血肉丰满,这样的英雄形象在近期的屏幕上实不多见。就是那些戏份不多的二三线人物,在杜卫东笔下也都血肉丰满,特质鲜明,形象立体而丰饶。
《江河水》采用的是空间块状结构形式。沉船、改革、抗洪、上市、“一带一路”是作者精心编织的五大事件。这种结构很容易造成故事板块之间的内容分割和机械独立。但杜卫东通过一主两副,三条线索,即东江港改革;丁氏父女的走私和秦海涛的国际商业间谍活动;江河与妻子、卢茜、丁薇薇、刘希娅几位女性的情感纠葛,将众多内容编织成一个有机整体,丝线紧密,大而不疏,无论悬念设置,还是起承转合,都相得益彰,极具张力。
除了报告文学和杂文,杜卫东在散文、小说创作方面也可圈可点。正因为这样,杂文的犀利,小说的细腻,散文的抒情,报告文学的时代感,在《江河水》中都有体现。众多艺术资源恰如其分的配置,是这部剧作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剧本《江河水》将作为一部正版书籍出版。有人说,电视剧是快餐文化,播出是它的终极目的。我不这么看。真正优秀的电视剧在播出的同时,也应该作为纸质书籍流传下来,因为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倘若因此而被时间的尘埃淹埋了,岂不可惜?(文/里 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