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明星动态 > 正文

互动电影的前世今生,《黑镜》观前手册(2)

时间:2019-01-07 16:42 来源: 作者: 阅读:

无论是《潘达斯奈基》还是《史丹利的寓言》,都具有同一个关键词“选择”,它们导向一个哲学与艺术的共同母题:“自由意志”。“我知道,是我在控制Stefan....而他不知道。”“但是,有人在控制我吗?我能知道有人是否在控制我吗?”这一内核可以说是本片的核心爽点——虽然不是《黑镜》系列中惯常对科技的尖锐反思,但同样能够刺痛人的神经。

缸中之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思想实验,《潘达斯奈基》则将这个话题题加以料理,试图让每个人心中最深的恐惧生根发芽。

互动电影的前世今生,《黑镜》观前手册

虽然怀疑的种子种下就无法消除,但《潘达斯奈基》这粒也太过常见,看过类似题材的观众容易产生耐药性

写在最后

"

在《潘达斯奈基》获得的许多差评里,“形式大于内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批评。我却以为,“形式大于内容”恰恰是它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面对一个单薄(事实上在网飞式的影视剧制作体系中也不可能太厚重)的剧本,它这略显浮夸的形式才是在最佳选择。《潘达斯奈基》归根结底还是一部娱乐产品,甚至是大众娱乐产品;作为娱乐产品,形式与内容都要向观影欣快感负责——如果新奇的形式能够给大众带来观影快感,那形式大于内容又有何妨呢?即便《黑镜》系列相比其它的娱乐产品稍微严肃了些。

正如无论咖啡还是茶,它首先得好喝——然后才能谈健康与文化。或许,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深刻”作品,毕竟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贩卖包装过的“反思”不失为一个提供新刺激的好方法;更何况,让观众在影视剧的引导下略微思考这些话题,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大概可以视为大众审美对的正常迭代。(当然,严肃内核同时也可能面临赫胥黎式的意义消解,不过古往今来哪些事物不是呢?)

所以,如果想要寻找“冷锐深刻的反思”,那么《潘达斯奈基》可能让你失望;但如果想要在一段新奇有趣的观影经历之外收获一些思考,我会力荐这部影片。

"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