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这次大获成功,却让人看到了:电影圈讳莫如深的“不公平”
来源:红猪看电影
关于演员和导演的关系,演员郝蕾说过一句名言:
“导演与演员的合作密度,可以上升到爱情”
她并不是号召演员跟导演谈恋爱,而是生动形容了一位导演和演员的关系能有多近。
在演艺圈的确有一些导演,特别亲近、偏爱使用某位演员,且一用到底。
比如拍过《乔家大院》《雍正王朝》的女导演胡玫,跟她合作次数最多的男演员。
不是唐国强、陈宝国,而是给他们演过爹的焦晃老师。
比如香港导演杜琪峰,从刘德华、郑伊健、任达华到刘青云,流水的男主角。
但铁打的配角是胖子林雪。
比如宁浩,从院线处女作《疯狂的石头》算起,拍过6部电影,部部有黄渤,其中3部是绝对男一号。
《无人区》
更别说当年真是把关系上升到爱情的张艺谋和巩俐。
然而,在演艺圈还有一种关系密度,比爱情更坚实,叫做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
最近火遍全国的电影《隐入尘烟》。
从上映后无人问津,到掀起一波“自来水”,作为文艺片票房突破1亿。
女主角海清凭借毁容式的表演,中年崛起,全国爆赞,成功脱下生活剧小媳妇的工装,穿上了成熟演技派女演员的华服。
在海清大火的同时,连带着男主角武仁林也站到了公众面前。
他以无可挑剔的“表演”把农民马有铁演活了。
一时网友纷纷在搜,这位武仁林究竟是谁?这么好的演员为何现在才出头?
上图这张剧照,海清和武仁林同框毫无违和感。
但下面这张北京首映礼上的合影,却暴露了“真相”。
海清褪去戏服,又回到漂亮女星的模样,身材高挑气质出众。
武仁林即便换上了西裤白衬衣,依旧是农民马有铁的样子,两人差距非常明显。
他根本不是什么职业演员,只是位地地道道的西北农民。
而且还是《隐入尘烟》的导演李睿珺的姨父。
没错,亲戚。
这部电影除了海清是职业演员,全片95%的演员是李睿珺亲戚,均为当地农民。
里面运粮食的老板,是导演亲哥哥。
组织献熊猫血的村长,是导演亲爹。
女主角的嫂子是导演亲妈。
“任人唯亲”到了极致。
往前翻,中国电影圈这种“任人唯亲”的事还有很多。
比如2016年毕赣的《路边野餐》横空出世,炸亮了式微的文艺片市场,让影评人一片亢奋。
里面的男主角,就是导演毕赣的姑父陈永忠,贵州凯里当地人。
每天请假拍完戏,还要继续回去当他的保安。
比如2019年《平原上的夏洛克》,男主角之一的超英。
是导演徐磊的亲爹徐朝英,当过农民在工地打过工。
骑三轮的就是导演亲爹
比如还是2019年,文艺片《春江水暖》90%以上的演员,都是导演顾晓刚的亲戚。
最狠的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
早期作品基本都是亲戚朋友,而且自从认识了后来的老婆赵涛后,女主角就再也没有换过人。
这些电影人为什么要“任人唯亲”?
在这次海清爆红的背后,还让人关注到了演艺圈一种“讳莫如深”的不公平。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成熟且健康的电影市场,影片通常分成三个类型,各有分工,而且非常重要。
最底层的,也是数量最庞大的,就是我们最爱在影院观看的那些商业电影。
比如漫威的超级英雄。
比如群星云集的主旋律大片。
还包括各种枪战、罪案、悬疑片和绝大多数动漫电影。
《烈日灼心》
上述这些电影占到总产出的60%以上。
它们往上一层,则是占比30%左右的文艺电影,比如《隐入尘烟》就是部标准文艺片。
包括《刺客聂隐娘》、《大红灯笼高高挂》、《花样年华》等颇具话题性的院线电影,都属于文艺片。
特点是强调导演自我表达,不刻意讨好市场。
《刺客聂隐娘》
而在文艺片之上的,就是占比不到10%的艺术电影。
它们也被称作“先锋电影”,极为稀少,也极为宝贵。
代表人物有贝拉·塔尔,他的《都灵之马》,就不是一部“人看的”电影。
全片一共28个镜头,用豆瓣网友的“精辟”总结就是:
“看你套马车,看你赶马车,看你卸马车;看你穿衣服,看你脱衣服,看你洗衣服;看你煮土豆,看你吃土豆,看你把土豆吃完了,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吹...吹”
这三种影片恰好构成一个电影世界的金字塔,拥有明确分工:
艺术片负责对电影这门艺术进行前沿开发、探讨,产生一些牛B的创意和手法,用来向下反哺,文艺片则继续推广和打磨,商业片最后呈现给更多观众。
举个直观例子,比如一镜到底。
贝拉·塔尔这部《都灵之马》,就有很多充满诗意与哲学的长镜头。
6年前,毕赣在《路边野餐》那段长达43分钟的长镜头也被人大呼牛B。
再往下,不止商业片使用长镜头(不用不牛B),就连不少有品质追求的电视剧都用上了长镜头。
最夸张的是《1917》,整部电影只有一个“镜头”。
《1917》
但如今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破坏这种金字塔般的生态平衡。
回到那个话题,为什么“任人唯亲”?
贾樟柯吐槽过,当下,大家都一拥而上去拍主旋律电影。
一是好赚钱,二是好过审。
《长津湖》两部曲票房98亿。
连续三年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系列,累计票房64亿。
就连邓超和俞白眉这对拍过《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的国产“屎尿屁”喜剧组合,也改头换面,拍起了主旋律《中国乒乓》。
很多主旋律电影从拍摄再到上映,通常七八个月就搞定了。
而《隐入尘烟》2020年拍完,等了两年才获准上映,有几个资方等得起?
尤其是不知名的青年导演,拿钱更难。
当年毕赣拍《路边野餐》一共花了20多万,基本靠自己东拼西凑。
姑父陈永忠的“片酬”,就是侄儿晚上的一顿烧烤一顿酒。
许知远采访毕赣和陈永忠
“任人唯亲”,最底层的逻辑,归根结底还是穷,是行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一种无奈。
毕竟像海清这样愿意零片酬出演青年导演作品的一线演员,很少,很少。
当然,另一方面这些素人演员,也提供了职业演员难以企及的表演。
比如《隐入尘烟》的武仁林,身为庄稼汉,他和马有铁都有种从土里长出来的粗粝感。
额头上那些风霜塑造出的皱纹,不是化妆师能复刻上去的。
除了一开始时正眼看海清有点害羞,进入角色后的写实感秒杀了一众职业演员。
贾樟柯的表弟韩三明,是位矿工,在《三峡好人》里演矿工,最后拿下了第14届智利国际电影节影帝。
《三峡好人》
毕赣姑父陈永忠曾自诉,他和角色陈升融为了一体。
这位保安虽然五音不全,可那首忘我的《小茉莉》却唱得多少人坠入梦境。
这就是电影和角色共情的魅力。
小成本文艺片任人唯亲,却良心片频出,是不是打的那些大明星、大制作、动辄几个亿投资的大片脸红?
但这些案例都是幸运儿,更多的导演身边找不到这样的素人演员,也找不到足够资金,只能无限期停摆。
韩三明在拿到影帝后很坦诚地说过:“我最拿手的还是挖煤”。
中国电影,中国文艺电影,中国艺术电影,想要继续向前,不能再期待这种有一定偶然性的素人天才匹配。
从投资拍摄到上映,成体系,有保障,有预期才是最理想的方式。
《隐入尘烟》的大获成功,某种程度也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的阵痛。
我们不要偶遇马有铁,我们要有办法找到更多的马有铁。
主旋律虽好,但也不能贪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