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灭亡)(2)

时间:2023-03-05 08: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娱乐最前沿 阅读:

大学士蒋德璟也绝不暗昧:“陛下岂肯克扣。然既有旧饷五百万,新饷九百余万,复增练饷七百三十万,臣部实难辞责。且所练戎马何在?….一经抽练,原额戎马俱不问,并所抽亦未练,徒增饷七百余万,为民累耳。”

尽量崇祯“旋罢练饷”,而“德璟竟以三月二日去位”。不外,蒋德璟对明朝可谓忠心耿耿,南明隆武帝时辰,他“痛哭不食吞金就义”,可谓忠烈。

明朝殒命的真正缘故起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殒命)(13)

蒋德璟(1593-1646)

甲申(1644)年二月,崇祯帝为办理军费不敷题目,命令百官捐银助饷。首辅大学士陈演“声称无钱”,仅魏藻德带头捐银百两,周皇后的父亲周奎拿出一万两。走投无路的崇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诸官、勋戚和宦官身上,只凑了20万两。

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攻占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这些官员身上“追赃”。嘲讽的是

大学士陈演献出银四万,金三千;

在宦官王之心家中搜出15万两;

在外戚周奎家中搜出52万两。

明朝殒命的真正缘故起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殒命)(14)

影视作品中的周奎形象

虽然,跟皇家对比,这些大臣们的资产可谓“九牛一毫”。大顺军进入皇宫,“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金多少万”。

此时的明朝,正如大顺军颁发的檄文中所指出的那样:

公侯皆食肉纹,而倚为腹心;

阉人悉策糠犬永,而借其线人;

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

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可以说,明朝早已民气丧尽,其殒命是肯定的。

明朝殒命的真正缘故起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殒命)(15)

农夫军进北京,一起可谓长驱直入

不外,进入北京的大顺军,并没有抓紧有利的政治排场,成立和完美国度各项制度,固定政权,很快就全面侵蚀了。

李自成刚进城,未等登位就搬入皇宫,过起了帝王糊口。其他的叛逆军将领,个个将明朝显贵的府邸据为己有,还“杀其主,有其妻妾”,像这些屋子的前主人一样享受起来。

大顺军的军官们,逐日在皇宫里大摆宴席,寻欢作乐,不理正事。他们还将皇宫的宫女们,看成战利品举办朋分。“自成与刘宗敏、李过诸贼分宫殡,有姿首者各三十人,牛金星、宋企效诸贼各数人。”

明朝殒命的真正缘故起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殒命)(16)

李自成之墓

谋士李岩对李自成不等登位就住进皇宫,不分黑白是非地追赃,大顺士兵占有城中民宅骚扰黎民等事,提出了全面的阻挡意见,申饬李自成“自爱其身”,不然“恐失民望”,但李自成未予答理。此时的大顺军,已经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一向与明廷针锋相对的清朝,对李自成的大顺军长短常重视的。甲申年头,就曾专门派人送信给李自成,但愿与大顺军“ 联相助战,并取华夏”。

当李自成攻占北京的动静传到关外后:

汉官范文程提议多尔衮入关,与大顺军争夺全国;

但许多满族王公,一向对“入关”持保存立场。

现实上,可否霸占北京,范文程也没有多大掌握。

明朝殒命的真正缘故起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殒命)(17)

八旗骑兵

不外,驻扎在北京的大顺军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到了范文程的耳朵里。原来踌躇的他一下子变得“信念满满”,他发起道:

(李自成)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掠财货,士忿矣;掠民资、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

在范文程看来,“士忿”、“ 民恨”,为清武士主华夏缔造了客观前提。

明朝殒命的真正缘故起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殒命)(18)

范文程(1597—1666)

范文程的提议,让多尔衮下定了定鼎华夏、同一全国的刻意。他以衔命上将军和睿亲王的名义,宣布言简义赅的布告:

“此次用兵,非同以往劫掠妇幼,搜括民财,乃为救民灭贼,底定全国而来,尔不必逃离各乡。农民仍可种田,贩子仍可行商,切勿害怕。凡归矫魅者,其财物秋绝不犯。”

这些文告先于清军动作之前,被普及披发和张贴,结果很是明显。四月二十四日,清军离山海关西进,到五月二日便兵不血刃的霸占了北京,险些没有碰着任何实质性抵挡。

现实上,北方的汉族人民,对过往清武士关大举抢劫的蛮横形象影象犹新。因此,当弘光政权一创立,原本明朝的官员和平凡黎民,就把但愿都请托在了弘光朝廷身上。

河南府推官陈潜夫,连系副将刘洪起起兵,“擒南阳、开封诸伪官,潜夫露布传送南都,朝中大喜,摧监军御史巡按河南。”

公淮安巡抚路振飞等官员,与徐州城中批示王文明勾搭,擒获大顺淮徐防止使武慷,“槛车传至南京,遂复徐州。”

山东,河南等地的田主武装“ 结寨自固,大者数万,小亦千人,莫不引领以待官军。”

明朝殒命的真正缘故起因是什么呢(一文概述明朝殒命)(19)

清军入关之初的“三国大势”

看到数量复杂的官民南下投靠弘光朝廷,多尔衮大为不解:“近见各官纷纷南下,有哑忍于流贼之时,反长往于晴朗之日,予所不解。”着实谜底很简朴,他们对驻足未稳的清朝缺乏信念。

与之相比拟的是,在南京弘光政权的朝廷之上,呈现了“北京降贼诸臣皆南归,蒙面求用”的时势。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