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一个奇怪的皇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7)
回宫后,刘辩大赦全国,改元“昭宁”,取光亮、安宁之意,但这无法否决董卓乱政的步骤。董卓在乐成收编了何进的部将军力后,与其原先的西凉兵合为一处,气力大增,尤其是在杀掉丁原,获得万夫不妥的上将吕布后,更是不行一世,心田变得越发强盛。刘辩改元后的第三天,董卓主持群臣大会,阐明刘辩年幼屈曲,不配当一国之君,接着欺凌何太后下圣旨废刘辩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天子。
废刘辩,立刘协,董卓之以是有此废立之举,笔者以为缘故起因有三。其一,刘辩“天姿轻佻,威仪不恪”,给董卓的第一印象很是差;其二,董卓与董太后同姓,刘协是董太后所养,董卓以为刘协是本家,且刘协时年九岁,比刘辩小,更轻易节制;其三,董卓初入宫廷,根本不深,群臣不平,通过废立天子进步本身的威望。刘辩被废后,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资治通鉴》)。
董卓私自废立,祸国乱政,加之其尽情妄为,激发“英雄多欲起兵讨卓者”《资治通鉴》。因担忧群雄以迎废帝刘辩复位为名伐罪本身,董卓抉择将刘辩害死。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董卓派人进献鸩酒给刘辩,并欺凌他喝下去。刘辩自知难逃此劫,含泪“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后汉书》,上演了一出“弘农别姬”。这位曾经名义上是东汉帝国最高领袖的废帝最终死于横死,时年十五岁。
以什么规格为刘辩下葬是个题目,刘协虽念及手足之情,但不免要看董卓表情;再者,刘协和刘辩尚有一些汗青过节。昔时,王佳丽怀刘协时,何皇后为保儿子刘辩的职位,曾欺凌王佳丽打胎,王佳丽“畏后,乃服药欲除之(刘协),而胎安不动”,好在胎气非常稳定,刘协才得以出生见天日。其后,王佳丽生下刘协后,气急松懈的何氏“遂毒杀佳丽”(《后汉书》),致使刘协自幼无母。
各种身分,刘协不能也不想为刘辩厚葬。昔时二月,刘协下诏“葬弘农王于故中常侍赵忠成圹中,谥曰怀王”《后汉书》,即将刘辩葬于已故阉人赵忠生前为本身修成的墓穴。赵忠是汉灵帝时期闻名的“十常侍”之一,汉灵帝常说“赵常侍乃我母”,对赵忠等人宠任有加。其后,赵忠在宫变中被袁绍诛杀弃尸,其成圹也就成为一座空墓。把刘辩葬入赵忠墓穴,是刘协对这位皇兄的欺侮和反扑。
一代帝王身后竟葬于阉人之墓,亏得尚有历经战乱的唐姬在墓园中与他相伴。刘辩死前,曾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幸自爱!”(《诗女史纂》),让唐姬为他守节,不能再嫁人。刘辩身后,唐姬“归乡里。父会稽太守瑁欲嫁之,姬誓不许”。其后,董卓部将李傕“略得姬。傕因欲妻之,固不听”。刘协传闻后,下诏“迎姬,置园中,……拜为弘农王妃”(《后汉书》)。
10、史上做太子时刻最长的天子
君权体制下,太子是个很黑白凡的脚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职位显赫,身份忧伤,既是天子的宠儿,又是天子的忧患,假如摆不正位置,示意得过分锋芒,天子说你不讲政治,目中无君,乃至嫌疑你犯上作乱,抢班夺权;那些觊觎储君之位的兄弟们也会伺机使坏水,下绊子,明争冷战,乘人之危,无不想取而代之。上有天子压着,外有兄弟盯着,稍有不慎,得罪天威,轻则受责、被废,重则囚禁、被杀。总之,太子这差事最难干。
当太子,除了随处把稳,更加警惕,还要做好论耐久战的筹备。当三五年太子,咬咬牙也就已往了;当几十年太子,身材可否扛得住,职位可否保得住,要看其造化。汗青上,当太子高出二十年的不在少数,有的身子弱,没能熬过天子,如南梁萧统、明朝朱标;有的由于受到嫌疑,遭到构陷,不是被杀就是被废,如西汉刘据、唐朝李瑛、清朝胤礽。与他们对比,唐朝李诵做了二十六年太子最终修成正果,成为汗青上做太子时刻最长的天子。
李诵(761—806),唐德宗宗子。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唐德宗诏立李诵为太子。李诵颇具文采,喜好各类武艺学术,善于隶书,每逢唐德宗做诗赏给臣属,必由李诵誊写。李诵的武功不错,并且能处乱不惊。建中四年(783)十一月,唐德宗因“泾原叛乱”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李诵“执弓矢居阁下”(《旧唐书》)。面临叛军的围逼,李诵“身先禁旅,乘城拒战”(《新唐书》),教育将士取得了奉天守卫战的胜利。
固然文武双全,声望很高,但李诵的太子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产生在贞元三年(787)八月的郜国公主之狱,就几乎把他推向溺死的深渊。郜国公主是唐肃宗之女,她的女儿萧氏是李诵的太子妃。丈夫身后,郜国公主仗着职位非凡,不只与外臣私通,与朝臣漆黑往来,乃至行巫蛊之术。唐德宗闻讯后,猜疑李诵从中闹事,于是萌生了改立太子的动机,“几废者屡矣”(《新唐书》),好在老臣李泌据理力图,才使李诵的太子之位得以保全。
从此,本来就警惕翼翼的李诵越发审慎。唐德宗执政后期,整顿朝政的宏图雄心已成泡影,只得步步妥协退让。政治上的失意,使唐德宗自甘犯错,朝廷上下奢侈享乐、苟且偷生的民俗日盛一日。有一次,朝廷在鱼藻宫举行宴会,丝竹间发,莺歌燕舞,唐德宗欢欣非常,不禁转头问李诵“今天何如”,本日这空气不错吧?对付唐德宗的荒淫行经,李诵引用《诗经》中“好乐无荒”(《新唐书》)一句来答复,虽未直言以对,却也暗露不满。
为太子时代,李诵切身经验了藩镇兵变的紊乱和狼烟,耳闻目击了朝廷大臣的排挤与攻讦,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成熟。二十六年中,李诵只对一件政事颁发过意见,即阻止唐德宗任用奸猾之徒裴延龄、韦渠牟为宰相。李诵“每候颜色,陈其不行”,在唐德宗神色好的时辰,从容论争,指出这二人不能重用。最终,裴、韦“二人者卒不得用”(《新唐书》),故韩愈对李诵有“居储位二十(余)年,全国阴受其赐”(《旧唐书》)之赞。
作为太子,作为大唐帝国的日后掌舵人,李诵对其时的国度、朝廷状况忧心如焚。李诵固然漆黑存眷朝政,常常私下里与心腹之人评论国是,但对诸多弊政却无能为力。有话不敢说,有幻想不能发挥,多年惶惶不安的储君糊口,使李诵精力抑制,生理担心,身材状况也很不乐观。贞元二十年(804)七月,忧国忧民的李诵突患中风病,瘫痪在床,口不能言,遍访名医无效。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德宗归天,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