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

古代十大美文(光明文化周末版)

时间:2022-10-07 15:0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娱乐最前沿 阅读:

古代十大美文?作者:杜永道(《说话笔墨报》原主编),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十大美文?以下内容各人不妨参考一二但愿能帮到您!

古代十大美文(光亮文化周末版)

古代十大美文

作者:杜永道(《说话笔墨报》原主编)

古代传播下来的百十来字“豆腐块儿”散文,如同晶莹剔透的宝石,历经无数次遴选,穿越千百年,仍“挺立”于当今文选和讲义之中,令人惊叹。这些精细随笔具有“三个诀窍”。

第一,立意独到。譬如,150余字的《杂说四》(韩愈),提出与一样平常看法相悖的概念。人们常说:“缺人才啊。”该文却振臂高呼:“不缺人才,缺的是欣赏人才的人!”振聋发聩,令人线人一新。请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著名马,只辱于跟班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敷,才美不过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如,仅68字的《武帝求茂才异等诏》(刘彻),是官府告示,提出要聘任有弱点的“茂材异等”!这仆从古到今征求人才时摆列一条条优秀天资截然不同——

盖有很是之功,必待很是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建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罢了。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再如,仅百余字的《爱莲说》明晰打出“与前人差异”的大旗,高调宣称:“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假如是写人的精炼随笔,眼光瞄向的,是差异于凡人的奇异风骨。如170余字的《五柳老师传》(陶渊明),写了鲜见的怪杰:

老师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觉得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念书,不求甚解,每有会心,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云云,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惜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穷得叮当响,却不胜其乐;念书随兴之所至,不追根穷源;有酒就喝个愉快,写文章本身看着兴奋就行——刻画出一种特立独行的志趣和精力追求。

第二,论据精当、给力。如上述《武帝求茂才异等诏》总共四句话,第二、三句给出两个论据。一个是“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建功名”,意即虽有弱点,能立功立业,就是有大本事的人,夸大“看人看大处”。另一个是“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罢了”,意即对有弱点的人,“要害在打点”。两论据精粹有力独到,不容置辩。

再如,80余字的《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出力刻画写承天寺之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那里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写“静”的论据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也就是月下翠竹、柏树的斑驳“影子”。情形沉寂,才气留意到竹树倩影;心田平安,方有意思从地上疏影遐想到池中水藻——自出机杼的“影子论据”营造出情形和心田的“双重宁静”,让承天寺之静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说话洗练、易懂。试看以下几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杂说四》)、“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老师不知何许人也,宅边有五柳树,因觉得号焉”(《五柳老师传》),句句干净、好懂。

着实,当代优越白话短篇,同样蕴含“三个诀窍”。试看160来字的《山茶花》(郭沫若):

昨晚从山上返来,采了几串茨实、几簇秋楂、几枝蓓蕾着的山茶。

我把它们投插在一个铁壶内里,挂在壁间。

鲜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绘出的一种风味。玄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挚的岩骨一样了。

今早刚从熟睡里醒来时,小小的一室中漾着一种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气。

这是从什么处所吹来的呀?——

原本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了四朵白色的鲜花!

啊,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写秋日的韵味不写广漠天地间的花卉树木、江山原野,而是将“笔路”一转,指向室内,歌咏插在铁壶里的山茶花。这是“独到的立意”。“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气”是写“味”,“白色的鲜花”是写“色”,“味”与“色”配合组成“山茶花浮现纯美秋韵”“精当、有力的论据”。说话亦简捷、易懂——同样展现出“三个诀窍”。

“三个诀窍”跟清代桐城派姚鼐提出的“义理”“考证”“辞章”相契合,关涉文章的“论点”“论据”“说话”,是在答复“想说啥?”“按照是啥?”“怎么说?”三个属文的根基题目。

“论点”如“货”,“论据”似“船”,“船”坚不漏,“货”才巩固如山。“说话”比如吹帆之风,罡风劲吹,“货”才运得远。

贯彻第一个“诀窍”,须深入调查、独立思索。贯彻第二个“诀窍”,重在一个“细”字。清代说书人柳敬亭为声名“武松的好汉风格”,回收了一个极为微小的“论据”:武松走进旅馆,店内空无一人,便高叫一声,震得店内空缸空瓮都发出一片“嗡嗡”声。这个渺小“论据”即刻把武松高峻魁梧、风格稀奇的形象凸显起来。贯彻第三个“诀窍”,宜“以口语为主,杂以书面词语”,使说话既流通易懂,又不失文采。

“三个诀窍”不只是写随笔的好协助,对写好长篇也颇具启迪意义。

《光亮日报》( 2022年09月09日16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